吾爱陶弘景,开窗玩白云。
白云自舒卷,青山无垢氛。
清耳延松籁,斋心阅琼文。
问道虚皇老,结客古茅君。
灵药青童种,名香桂女焚。
万乘遥致敬,三尺久离群。
丹成上鹤去,弃俗等拿纷。
斯人不可见,斯世亦徒闻。
我独怀仙契,千载仰清芬。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从艺术形式的角度对诗中的意象、意境、手法进行分析,并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本题中,“吾爱陶弘景”是全诗的开端,表达了作者对诗人陶弘景的喜爱之情。“开窗玩白云”一句,写诗人打开窗户来享受这美好的景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白云自舒卷,青山无垢氛。”这句诗的意思是:那白云自然地舒卷,而青山上没有一点污垢。“白云”象征着诗人的心境,“青山”象征着诗人的精神寄托。通过这一比喻,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清耳延松籁”两句,写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忘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这里用“清耳”“延”两个动词将听与赏的动作联系起来。“松籁”是松林里发出的风吹树叶的声音,“琼文”指的是美玉。诗人在听松林中的声音时,也不忘品味美玉的清香。这两句诗既写景又写人,将景物写得生动而有韵味,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问道虚皇老”一句,是对陶弘景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自身的志趣。虚皇是道教中神仙的代称,这里指陶弘景。诗人对陶弘景的赞美,也暗含了自己的志趣。

“结客古茅君”两句,写诗人结交朋友,与陶隐居一样生活。“结客”,即结交朋友;“古茅君”指的是陶隐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陶弘景的喜爱,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不愿做官,甘于隐居的高尚品德。

“灵药青童种”,意思是说种植灵丹妙药需要有仙道之士来培育,这里的“青童”指的是仙人。“名香桂女焚”,意思是指焚香拜谒神仙时,需要有仙女来献花。这里“桂女”也是对仙人的称呼。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种植灵丹妙药和拜谒神仙都需要有仙家弟子来照料,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陶弘景的喜爱。

“万乘遥致敬”,“万乘”是古代天子所坐驾的车子,表示帝王之贵。“敬”在这里表示尊敬。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皇帝陛下远远地向陶弘景致敬。这两句诗表达了帝王对陶弘景的崇敬之情。

“三尺久离群”意思是说:三尺长的剑已经很久没有人使用过了。“离群”在这里指离开群体。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把三尺长的剑已经很久了没有人使用了,它现在应该属于我了。这两句话表现出诗人渴望得到宝剑的心情。

“丹成上鹤去”意思是说:炼制好丹药后,就飞升成仙而去。“上”在这里表示飞升的意思。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想要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的志向。

“弃俗等拿纷”,意思是说:抛弃世俗的生活,就像丢弃那些纷乱的东西一样。“拿”,通“杂”。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摆脱世俗的纷扰,就像丢掉那些杂乱的东西一样。这两句话表明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斯人不可见”意思是说:这样的人是不可见的。“斯人”在这里指陶弘景。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陶弘景这样的高士是不可见的。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陶弘景的仰慕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理想追求。

“斯世亦徒闻”,“斯世”指的是当时的社会。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这个世界也是徒然地听到他的名字而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批判,认为人们只是空有虚名,而不具有实际行动。这两句话表现了诗人的愤慨之情。

最后几句是诗人的感慨。“我独怀仙契”,“我”指的是诗人自己。“怀仙契”意思是说:我独自怀着与仙道为伍的心愿。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独自怀着与仙人为伍的心愿。这两句话表明了诗人对仙道的追求和向往。“千载仰清芬”,意思是说:千年之后,人们仍然仰望他那崇高的德行。“清芬”在这里指的是高尚的品德。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千年之后,人们仍然仰望他那崇高的德行。这两句话表明了诗人对陶弘景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表达了诗人对陶弘景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志趣和理想追求。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