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攀龙客,谁称倚马才。
鹧鸪闻郑谷,骐骥上燕台。
策自临轩问,疏从保泰裁。
南恩奎璧灿,视草待君开。
【注释】
①“不少”三句:指许多有才学的人。攀龙客,依附于达官显贵而谋求仕进者。倚马才,指能文善辩、才华出众的文人。鹧鸪,即斑鸠,这里用作人名。郑谷,晚唐诗人,字云叟,荥阳(今河南郑州)人。与郑处晦同族,因避讳作“郑云叟”。
②骐骥:骏马,这里比喻贤才。上燕台:指登上朝廷。
③策自:指皇帝下诏询问策问。
④保泰:保泰运,指保持国家太平安宁。
⑤南恩:指皇上的恩宠。奎璧灿,指才华横溢。视草:指起草诏令。开:颁布。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郑思肖以高洁的人品,博学的才识,在南宋时期受到当朝权臣贾似道的赏识。贾似道曾两次召见郑思肖入京为官,但郑思肖均坚辞不就。最后,贾似道又以“北行”相邀。面对这荣宠,郑思肖没有陶醉,而是想到国破家亡的惨痛现实。他写下了这首《赠郑念惺北上廷试》:“不少攀龙客,谁称倚马才。 鹧鸪闻郑谷,骐骥上燕台。 策自临轩问,疏从保泰裁。 南恩奎璧灿,视草待君开。”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担忧之情。
这首诗开头两句,用典含蓄,言简意丰,概括了郑思肖的为人。“不少”三句,是说许多有才学的人,都希望在朝廷中施展才能;但是真正能凭自己的才能,得到君王赏识的,却是像“倚马才”的郑谷一样寥寥无几。“鹧鸪闻郑谷”,是用鹧鸪的叫声来比喻郑谷的名字。因为郑谷与郑思肖本为兄弟,所以这里特指郑谷。“骐骥上燕台”,是用骐骥的比喻,来赞美那些能在朝廷中出人头地的贤才。
中间四句,写诗人自己的态度。“策自”,“疏从”,说明诗人自己并没有去应试,也没有被任用。“南恩奎璧灿”,是说皇帝的恩惠,如奎壁般灿烂辉煌。“视草待君开”,则是说自己正在等待时机,准备起草诏书,向皇上汇报天下大事呢!
末两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诗人的主旨所在,它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担忧之情。“南恩”句的意思是:陛下的恩惠,就像明亮的太阳照耀大地一样,普照天下;“视草”句则是说:我正等待着机会,准备起草诏书,向陛下汇报天下大事呢!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示了一幅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和雄伟壮观的山水图。同时,它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的矛盾和问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沉忧虑和强烈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