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胜地隐鼍㟲,谁创禅扉坐涅槃。
花尽空飞慈雨湿,石阶林立法云团。
尼珠吐月千山炯,仙梵随风万壑寒。
一叩玄关尘梦醒,将心何处更求安。
【注释】
百年胜地:指名山胜水。隐:隐居。鼍㟲(túè):山名,在今浙江绍兴。禅扉:佛寺的门。坐涅槃:即入涅槃,佛教语。涅槃(niè)是佛教语,意译“灭度”,意为达到超脱生死的境界。花尽空飞:谓落英飘洒。慈雨:指佛家善雨,喻佛法普施。石阶:石制的台阶。林立:树丛密集。尼珠吐月:佛家以七宝合成的念珠,喻佛法无边。千山炯:指月光照耀下山峰皎洁明亮。仙梵:指诵经的声音。风万壑寒:指山谷中阵阵风吹过,发出凄厉之声。叩玄关:敲寺庙的山门。尘梦醒:比喻修行人对红尘俗世的厌倦,尘心已除,一切烦恼皆消。将心何处更求安:指自己已经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不必再向外寻求什么了。
【赏析】
此诗写诗人游览名山胜景后,顿悟佛门清净之地,遂生出世之念,决心出家为僧的决心和感慨。
开头一句点题:“又七律”。诗人又游名山胜地,隐于山中。第二句:“谁创禅扉坐涅槃。”诗人感叹道,谁能创造这样一个幽静清雅的环境,使人心旷神怡呢?在这里“禅扉”指佛门的山门,“涅槃”指成佛,也就是“出世”。第三句:“花尽空飞慈雨湿,石阶林立法云团。”诗人赞叹道,花儿凋谢之后,佛门上空仍洒下慈悲之雨,那石阶、林木、云雾,宛如一片法海。第四句:“尼珠吐月千山炯,仙梵随风万壑寒。”诗人又赞叹道,佛珠在月光下闪烁发光,好像无数山峰都在仰望着;而诵经声随风飘荡,使万壑都感到了寒气。第五句:“一叩玄关尘梦醒,将心何处更求安。”诗人终于下决心,叩开山门,脱离凡尘,追求真正的清净。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也是诗人的主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