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马又南船,青毡十五年。
母天愁日薄,儒地爱春偏。
适意多山水,留心是简编。
师门非孔氏,何处问真传。
赠别林以永
北马又南船,青毡十五年。
母天愁日薄,儒地爱春偏。
适意多山水,留心是简编。
师门非孔氏,何处问真传。
注释:
- 北马又南船:形容旅途劳顿,南北奔波。北马南船,指诗人在旅途中的艰辛经历。
- 青毡十五年:青毡,古代对马的一种称呼;十五年,指诗人在此地度过了漫长的十五个年头。
- 母天愁日薄:母亲的天,指的是诗人的母亲,她为儿子的离去而感到忧愁,担心日薄西山,时光匆匆流逝。
- 儒地爱春偏:儒地,是指学者聚集的地方;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诗人喜欢春天,因为春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 适意多山水:适意,意为满足、愉快;山水,指自然美景。诗人在这里表示他喜欢欣赏山水之美。
- 留心是简编:简编,指书籍;留心,意为关注、用心研究。诗人在这里表示他注重学问的积累与研究。
- 师门非孔氏:师门,指老师的门徒;孔氏,指孔子。诗人在这里表达他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儒家学说的认同。
- 何处问真传:何处,意为哪里;真传,即真正的学问或道理。诗人在这里表示他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学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旅途劳顿、母亲担忧、喜爱自然美景以及专注于学问等方面,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儒家学说的认同和对学问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