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为令倦逢迎,旅泊东南岁十更。
毛遂终然看脱颖,横渠元亦好谈兵。
故山旧隐图中见,去路新秋马首生。
想得留侯心事了,当年黄石是朱明。

【注释】

海康:地名,今属浙江。

明府:古称县令为明府,后亦称太守。

脱颖:指毛遂的“毛公得脱颖而走”。

朱明:即夏正正月,俗称小阳春。

【赏析】

《答廷雅明府》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自己厌倦官场,寄迹东南;后两句写自己志在四方,不慕荣华。全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志在四方的思想感情。

第一句“海康为令倦逢迎”,诗人以海康为地,表明自己为官之地,并说明自己为官之原因——厌倦官场,不愿逢迎上司,这既说明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也为下面抒怀作铺垫。诗人以“海”喻广阔无垠的政治领域,以“康”喻其广阔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第二句“旅泊东南岁十更”,承上句之意,言自己在东南地区流离漂泊,已过了十个寒暑。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的艰辛生活,又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毛遂终然看脱颖”,“毛遂”是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门客,曾与赵王共商合纵抗秦之大计。“脱颖”指毛遂拔剑自刎的故事。这一句意谓:毛遂终于看破红尘,决心离开赵国去投奔其他国家。这里借毛遂自刎的故事来比喻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和决裂,表现出诗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第四句“横渠元亦好谈兵”,“横渠”指的是张横渠,宋代理学家,哲学家。他善于辩论,尤其擅长军事论辩。这一句意为:张横渠也曾喜欢谈论军事,但如今已经看破了世事,不再热衷于军务了。这里借张横渠谈论军事的故事来比喻自己对官场的看法,表现出诗人对名利的看破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第五句“故山旧隐图中见”,意思是说,我在故山隐居时常常看到古人画像,这使我想起了当年隐居时的情趣。这里的“故山”指的是作者曾经居住过的山,也象征着他的精神家园。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故居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六句“去路新秋马首生”,“去路”指的是作者将要离开的道路,“马首生”则意味着道路前方出现了新的生机。这一句既描绘了即将离开故土的情景,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的心情。

结尾二句“想得留侯心事了,当年黄石是朱明”,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留侯是刘邦的谋士张良,他在汉初被封为留侯,后来辅佐刘邦平定天下。黄石是指张良在黄石城隐居时所遇老人赠给的黄石书简,据说黄石书简中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略。朱明则是古代历法中的一个时期,指秋季的开始。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回想起历史上留侯张良的故事,深感自己的人生经历已经达到了那个时期。这里的“想得留侯心事了”指的是诗人在回忆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总结。而“黄石是朱明”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评价和感慨。他认为自己的人生经历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阶段,就像黄石书简中所说的谋略一样,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智慧和力量去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译文】

我厌倦官场,寄迹东南,年复一年地漂泊不定。

毛遂最终看清了世间纷扰,决心离开赵国去投奔其他国家。

我也曾经像张横渠一样喜欢谈论军事,但现在却已经看破了世事,不再热衷于军务了。

我在故山隐居时常常看到古人画像,这让我想起了当年隐居时的情趣。

我将离开故土,踏上新的征途,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我想到了历史上留侯张良的故事,深感自己的人生经历已经达到了那个时期。

黄石是指张良在黄石城隐居时所遇的老人赠给他的黄石书简,据说黄石书简中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略。朱明则是古代历法中的一个时期,指秋季的开始。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回想起历史上留侯张良的故事,深感自己的人生经历已经达到了那个时期。这里的“想得留侯心事了”指的是诗人在回忆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总结。而“黄石是朱明”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评价和感慨。他认为自己的人生经历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阶段,就像黄石书简中所说的谋略一样,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智慧和力量去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