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巴山白发新,西风何处不伤神。
马曹蹭蹬官难起,鸟道艰危老更贫。
九派长江春后雁,一年芳草梦中人。
相思况是无消息,徙倚天涯涕泪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寄见甫弟》的原文,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历尽巴山白发新,西风何处不伤神。
    【注释】:在巴山上历经了岁月,白发新生;无论走到哪里,西风吹过时总是感到心碎。
    【赏析】:首句描绘出作者年老体衰、鬓发斑白的形象,以及他身处巴山时的心情。第二句表达了无论走到何处,西风吹来总是让人感到心碎的凄凉之情。

  2. 马曹蹭蹬官难起,鸟道艰危老更贫。
    【注释】:马曹指马援,蹭蹬意为仕途不顺或不得志,鸟道指险路。艰难困苦之中,更加贫困潦倒。
    【赏析】:这两句诗反映了元稹在宦海中挣扎却不得志的现状。他用“马曹”和“鸟道”这两个比喻来表达自己仕途不顺,生活艰辛,与马援年轻时的辉煌相比,现在显得更加艰难和贫困。

  3. 九派长江春后雁,一年芳草梦中人。
    【注释】:九派长江指的是长江支流众多,春后大雁南飞;一年芳草意味着思念的人如春天的草木一样生长。
    【赏析】:第三句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大雁南飞象征着家人的团聚,而“梦中人”则暗示着对远行的亲人的深切思念。

  4. 相思况是无消息,徙倚天涯涕泪频。
    【注释】:相思之情更加浓烈,因为没有消息传来,只能在天涯四处徘徊,流泪不断。
    【赏析】: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因长期得不到音讯而越发深切的思乡之情。”徙倚”形容他在异乡四处徘徊,无法安定,”涕泪频”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悲伤之深。

整首诗以元稹的亲身经历为基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