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面峰头巧著亭,澄波玉宇两争清。
倚阑客子心如水,何事沙鸥亦浪惊。
【注释】
金山:指江心洲金山寺。吞海亭:在寺中,有亭子名“吞海”。峰头:指山峰。玉宇:美玉砌成的宫殿,此处借指金山寺。争清:争奇斗艳。倚阑客子:倚着栏杆的旅客。沙鸥:即沙鸥鹭。浪惊:波浪冲击,使鸟受惊吓。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描写了金山寺前江水波涛滚滚,沙鸥受惊的动人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金山寺和沙鸥的热爱。
“江面峰头巧著亭,澄波玉宇两争清”,描绘了金山寺前江面波澜壮阔的景象。金山寺坐落在长江与钱塘江交汇处的江心岛上,寺庙建筑精巧别致,江水碧波荡漾,两者相映成趣,都显得非常清澈,它们似乎都想显示自己的美丽。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江水的浩渺,山寺的建筑之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
“倚栏客子心如水,何事沙鸥亦浪惊”这两句则是对上两句的具体化,写游客站在金山寺的栏干边远望,看到波涛汹涌,不由得感叹,自己的心情平静如水,而沙鸥也受到惊扰。这里通过比喻、设问,写出了游客对于江水波涛的无奈和对沙鸥的关爱之情。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自己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