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寻幽寺,苔碑读更摩。
大书双美并,陈迹几人过。
泉落空中石,猿窥涧底柯。
为怜衣未拂,来往意如何。
【赏析】
《耽石院》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描写了作者游览耽石院所见的景色以及自己的感受,通过描绘山水之美,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淡、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首句“出郭寻幽寺”,意思是走出城外去探访一座幽静的寺庙。这里的“出郭”指的是走出城郊,而“寻幽寺”则表达了寻找一个安静、幽雅的地方的愿望。这句诗简洁地表达了作者的初衷,即想要找到一个能够欣赏到大自然美景的地方。
第二句“苔碑读更摩”,意思是在苔藓覆盖的石碑上阅读,夜以继日地摩挲着。这里的“苔碑”指的是苔藓覆盖的石碑,而“读更摩”则表达了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探索过程中的勤奋和专注,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
第三句“大书双美并”,意思是巨大的文字记录了两个美丽的事物。这里的“大书”指的是刻在石碑上的大字,而“双美并”则表达了两种美好事物并存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
第四句“陈迹几人过”,意思是那些古老的遗迹有多少人曾经经过呢?这里的“陈迹”指的是古老的遗迹,而“几人过”则表达了一种稀少和珍贵的意味。这句诗暗示了这些美好的遗迹已经变得稀有,需要被珍惜和维护。
第五句“泉落空中石”,意思是泉水从空中落下落在石头上。这里的“泉落”表示泉水的流动,而“空中石”则形象地描绘了泉水与石头之间的互动。这句诗通过对泉水与石头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中水流与岩石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第六句“猿窥涧底柯”,意思是猿猴窥探溪涧底部的树枝。这里的“猿”指的是猿猴,而“窥涧底柯”则描绘了猿猴好奇地观察溪涧底部的情景。这句诗通过对猿猴和溪涧的描述,传达了自然界中的动物与植物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展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第七句“为怜衣未拂”,意思是因为可怜我的衣服还没有拂去尘埃。这里的“怜”表示怜悯之意,而“衣未拂”则表达了作者对环境的担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句诗提醒人们要保护好自然环境,不要让它受到污染和破坏。
第八句“来往意如何”,意思是来回的路上有什么想法呢?这里的“来往意”表示旅途的感受和思考,而“意如何”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旅行经历的思考和反思。这句诗通过对旅行经历的描述和思考,引发了读者对于生活、旅行和自我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耽石院的自然美景和作者的亲身体验,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