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歌颂太平年,三月兴师六月旋。
塞马力疲空恋主,楚春情切待归田。
梦回韶署分今雨,思入梧江隔暮烟。
几卷残经数椽屋,敢论风月浩无边。
【注】
①唐府尊:即唐代宰相李德裕。
②兴师:发动战争,这里指讨伐安南。
③韶署:韶山,在今湖南省湘潭市。
④梧江:即湘江,流经湖南,注入洞庭湖。
⑤残经:指《金刚经》。
【赏析】
此诗为唐末诗人刘崇龟的一首七律,是呈给时任湖南观察使兼淮南节度使的李德裕的一篇酬答诗。作者通过咏史抒怀,表达了对李德裕的敬仰之情及对国家太平的渴望。
首联“太平年,三春起战烟。”意思是在太平盛世之中,三月初春却要发动战争,这是对统治者的讽刺。三月中旬开始打仗,说明战事已经打了一段时间了。
颔联“塞马疲,恋主思归田。”意思是边疆的战马因久战而疲惫不堪,它们思念着主人回到故乡去休息。这里的“塞马”是指边地的士兵。这两句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描写,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边地将士的思乡之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巨大痛苦。
颈联“韶山雨,暮江烟隔远。”意思是三月韶山下雨,暮色中湘江上烟雾弥漫,难以相见。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离愁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深深眷恋之情。
尾联“残经数椽屋,敢论风月无边。”意思是我有几卷残破的《金刚经》,住在几间简陋的房子里,不敢谈论风花雪月无边无际的事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现状和所处环境的无奈与辛酸。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李德裕的敬佩之情。
全诗通过对边地将士的描绘、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苦难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叹。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李德裕这样的有识之士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