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菊霜前满邵园,名公乘兴此开尊。
金鞍竞簇花边骑,锦障斜连郭外村。
高会可无宾落帽,醉归那惜夜驰轩。
龙山戏马终何赖,一饭能忘报主恩。

【注释】:

  1. 奉和桂翁阁老九日饮邵家园之作三首:这是诗人应桂翁阁老之邀,于重阳节在邵家园所创作的一组七言诗。
  2. 黄菊:这里指菊花。
  3. 霜前:寒露之前。
  4. 满邵园:遍布整个邵园。
  5. 名公:有地位的官长。
  6. 开尊:打开酒器畅饮。
  7. 金鞍:镶有金子的马鞍。
  8. 竞簇:争相聚集。
  9. 锦障:用锦绣做的屏障。
  10. 郭外村:城外村庄。
  11. 高会:盛大的聚会。
  12. 宾落帽:宾客们头上戴了帽子。
  13. 醉归:喝醉后回家。
  14. 驰轩:车马奔驰。
  15. 龙山戏马:指汉高祖刘邦与群臣在龙山举行宴会,并乘戏马射猎。
  16. 一饭:指韩信对刘邦的一次恩情,即“一餐饭之恩”。
  17. 报主恩:报答主人的恩情。
    【赏析】:
    《奉和桂翁阁老九日饮邵家园之作三首》是唐代李商隐的作品。此诗是酬答桂翁阁老在九日重阳节邀请他在邵园饮宴所作。诗人通过描绘一幅欢乐的节日气氛,歌颂了名公巨卿们赏菊饮酒、赋诗作文、谈玄论道的高雅情趣,表达了对主人热情盛意的感激之情,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情怀。全诗意境开阔,辞采华美,风格雄浑,音调铿锵,语言精练,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诗的开头两句:“黄菊霜前满邵园,名公乘兴此开尊。”诗人以“黄菊”起头,点明时令为九月菊花盛开之时。“霜前”二字,既写出秋高气爽的景象,又表明时间是在深秋时节。“满邵园”,说明菊花开得非常茂盛,到处可见,连成一片,把整个邵园都装点得如诗如画了。“名公”,指名望高的官长。这两句写名公们乘着兴致来到邵园赏菊,开怀畅饮。
    接着四句写景:“金鞍竞簇花边骑,锦障斜连郭外村。”“金鞍竞簇花边骑”,描写了一群骑马的人,他们争先恐后地赶到花旁,似乎在欣赏花的美丽,而实际上却是急于显示自己的威风。“锦障斜连郭外村”,则进一步表现了他们的豪放不羁。
    五、六两句写盛会:“高会可无宾落帽,醉归那惜夜驰轩。”“高会”,指盛大的聚会或集会。“可无”,表示肯定。“宾落帽”,指宾客们头上戴了帽子。“夜驰轩”,指车马奔驰。这几句写在这样的盛会上,宾客们可以尽情地玩乐,甚至喝得酩酊大醉,回家时也不用在意是否戴了帽子,也不必在意是否会因车马奔驰而弄脏了衣服。
    最后两句抒情:“高会可无宾落帽,醉归那惜夜驰轩。龙山戏马终何赖,一饭能忘报主恩?”“龙山戏马”,指汉代刘邦与群臣在龙山举行宴会,并乘戏马射猎的故事。“龙山”,山名,在今陕西长安县北。“戏马”,指游戏马匹。这两句说:在这样的盛大聚会上,宾客们可以尽情地玩乐,甚至喝得酩酊大醉,回家时也不必在意是否戴了帽子,也不必在意是否会因车马奔驰而弄脏了衣服。但这样的结局究竟靠得住吗?“龙山戏马终何赖”,作者发出疑问。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处境:“一饭能忘报主恩?”意思是说:韩信为了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曾为他立下汗马功劳,但如今他已身居高位,却忘记了当初的恩情,反而想加害于他,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这首诗是酬答桂翁阁老在九日重阳节邀请他在邵园饮宴所作。诗人通过描绘一幅欢乐的节日气氛,歌颂了名公巨卿们赏菊饮酒、赋诗作文、谈玄论道的高雅情趣,表达了对主人热情盛意的感激之情,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情怀。全诗意境开阔,辞采华美,风格雄浑,音调铿锵,语言精练,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