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三十里,烟火接戎炉。
怅望蜂虿穴,何年尽扫除。
【注释】丙戍:即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部兵:指调遣军队。南宁:古郡名,今广西省南宁市。道中:经过的路上。杂韵:杂乱的韵诗。长洲:地名。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三十里:一作“十里”。烟火:火光。接戎炉:与军火相连。蜂虿穴:比喻祸乱的根源。何年:何时。尽扫除:彻底清除。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歌。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经过长洲时所见景象。“长洲”是地名,在今江苏省吴江县南。“三十里”,一作“十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过长洲三十里的路程,只见那里火光冲天、烟雾弥漫,与战火连在一起。这两句诗用“烟火”这个关键词来概括了当时的战况,使读者能够想象出当时战地的气氛。
诗人又写道:“怅望蜂虿穴,何年尽扫除。”这里的“怅望”是说诗人看到这种情况后感到非常惆怅和失望,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这种祸乱的根源彻底清除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写战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谴责。同时,诗中的“烟火”、“蜂虿穴”等词语也富有象征意味,它们代表着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