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黄丹驿,朝临白马屯。
剑歌弥激烈,挥麈共谁论。
【注】:
丙戍:即公元1866年。南宁:广西省省会。黄丹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境内的驿站。白马屯,今贵州省贵阳市境内的一个地名。弥激烈:非常激烈。挥麈(zhì):指挥动马尾。麈尾,古时候用以指马的尾部,这里比喻指挥用的马鞭。论:议论,讨论。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调往广西途中,表达了他赴任途中对广西一带的山水风情及壮族人民的向往之情。
夜过黄丹驿,朝临白马屯。
夜晚经过黄丹驿,清晨来到白马屯。
剑歌弥激烈,挥麈共谁论。
剑歌更加激昂激烈,挥动麈尾共同讨论。
【解析】
此诗为纪行之作。诗人自序云:“是时余以部曲之故,奉檄赴南宁道中。”可见,这是一首记程诗。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交待了行程的起因和目的地——南宁。“过”,表示经过的意思,是动词;“临”,表示抵达的意思,是动词,二者连用,表明诗人正在行进之中,而所经之地,正是诗人的目的地南宁。这两句交代了行程的时间、地点和目的,为全诗的展开作了一个总领性的铺垫。
颔联写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剑歌”句是说诗人在行军途中,心情激动,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剑舞的歌谣,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豪迈和不羁。“挥麈”(zhì)句则是想象自己正与志同道合的战友们一起挥舞着麈尾,谈论着有关战事的问题。“谁论”,即“与谁共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此时此刻,我们正在共同议论有关战事的大事。“谁论”一语,既表明了讨论的热烈程度,又透露出诗人对于战争的态度——反对无谓的战争,主张和平。
尾联写诗人的感想。“剑歌”二句是写诗人的内心感受。从诗句看,诗人此时的心情是豪迈激昂的。但这种豪情并非出于个人的意气用事,而是出自对国家、民族利益的关心,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因此,当诗人看到祖国的河山时,便不禁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弥激烈”三字,既表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激荡,也反映了他的思想境界的高远。至于尾联的“挥麈共谁论”一句,则更是诗人对自己心境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说明,在面对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时,诗人并不感到孤独和无助,相反,却有一种与战友们同呼吸、共命运的豪迈情怀。这种情怀源于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和信念的表现。
这首诗是纪行诗的一种写法。纪行诗是纪游诗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用来记述旅行过程和所见景色以及途中的感受。其特点主要有三点:一是内容上要求真实、具体,不能凭空虚构;二是结构上要层次清晰,有始有终;三是语言上要求简洁明快,生动形象。本篇就是一篇典型的纪行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