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随月渡,今复作秋看。
夜气凉如水,风声沸拟滩。
兴从闲里得,思向静中安。
何处寄乡梦,白云高树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
- 江湖随月渡,今复作秋看。
- “江湖”:这里指代自然景观或生活环境。
- “随月渡”:形容在月光下渡过江河,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夜晚江边的情景。
- “今复作秋看”:现在又像秋天一样观看这风景。这里的“秋”不仅指季节,也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
- 夜气凉如水,风声沸拟滩。
- “夜气”:夜间的气息,通常用来形容夜晚的氛围或气氛。
- “凉如水”:形容夜色中的凉爽,如同冷水一般。
- “风声沸拟滩”:形容风声在滩上发出的声音,如同沸腾的水波。
- 兴从闲里得,思向静中安。
- “兴”:兴趣、兴致。
- “闲”:这里可能指的是安静的环境或者心境。
- “得”:获得。
- “思”:思考、思索。
- “安”:平静、安定。
- “静中安”:在安静的环境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 何处寄乡梦,白云高树端。
- “何处”:哪里?
- “寄乡梦”: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
- “高树端”:高处的树木顶端,常用来比喻高远的志向或者理想。
- 结合整首诗来看,诗人似乎通过夜晚的宁静和自然的美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次郭初槐”为题,整体描绘了作者在夜晚的江边,看到自然景观的变化,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以及对家乡深深的思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特点之一——豪放不羁而又内含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