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之水天上来,雪浪暗卷银山开。紫雾黄云蒸蜃气,天边七十二楼台。
阳侯拜月东风起,潮头千丈苍茫里。电制雷轰下九天,长鲸却走蛟龙避。
奇石亭亭戴巨鳌,海门独立障洪涛。川灵河伯不敢动,气势直与衡山高。
海不扬波陵谷改,几见桑田换沧海。雨锁风昏看更奇,烟销日出依然在。
两岸萧萧芦荻秋,寻常来往只沙鸥。蒲帆掩映云中转,桂楫夷犹天际浮。
山川奇特乃如此,何况古来忠义士。世上风波十二时,独立狂澜终不倚。
君不见,洛阳贾生天下希,汉庭恸哭伤明时。长沙谪去人皆惜,前席归来主独知。
又不见,浙东王公天下力,手批龙鳞搏虎翼。昔年折槛识丹心,他日擎天看柱石。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七星之水天上来,雪浪暗卷银山开。紫雾黄云蒸蜃气,天边七十二楼台。(译文:七颗星宿的水流从天上而来,雪白的浪花暗地里卷起白银般的山峰。紫色的云雾和黄色的云气混合在一起,形成了蜃景。在天边的七十二楼台上,有无数的高楼大厦矗立在那里。)
- 阳侯拜月东风起,潮头千丈苍茫里。电制雷轰下九天,长鲸却走蛟龙避。(译文:东方的神祇(河伯)向月亮致敬,春风开始吹拂。海浪高达数千丈,弥漫在茫茫的海洋之中。雷声和闪电从九天传来,巨大的鲸鱼被惊走,而蛟龙则避开了这场灾难。)
- 奇石亭亭戴巨鳌,海门独立障洪涛。川灵河伯不敢动,气势直与衡山高。(译文:奇特的石头屹立在大海中,像是一只巨大的鳌鱼。海闸门矗立在大海中,独自抵挡着汹涌的洪流。即使山川神灵(川灵)和河神也不敢轻易移动,他们的气势足以与衡山相媲美。)
- 海不扬波陵谷改,几见桑田换沧海。雨锁风昏看更奇,烟销日出依然在。(译文:海水平静,不再涌动,山丘和山谷已经改变。多少次可以看到曾经是桑田的地方变成了大海。风雨交加,云雾弥漫,更加显得景色奇异。太阳出来后,烟雾散去,依然看到那熟悉的太阳。)
- 两岸萧萧芦荻秋,寻常来往只沙鸥。蒲帆掩映云中转,桂楫夷犹天际浮。(译文:两岸的芦苇和荻草在秋天里瑟瑟发抖,只有沙鸥在岸边来回飞来飞去。白色的帆篷在阳光下闪烁,而船桨划过水面发出轻微的声响。)
- 山川奇特乃如此,何况古来忠义士。世上风波十二时,独立狂澜终不倚。(译文:山川之所以奇特,正是因为它们与众不同。更何况那些古代的忠贞之士呢?世间的风波就像十二个时刻,而像你一样的人总是能够独立地面对挑战,从不依靠他人。)
- 君不见,洛阳贾生天下希,汉庭恸哭伤明时。长沙谪去人皆惜,前席归来主独知。(译文:你没有听说过吗?东汉时期的李斯(洛阳的贾生)是非常罕见的人,他的离去让汉代宫廷为之悲伤。因为贬谪到长沙,人们都非常惋惜,但是当他重新回到朝廷时,只有汉武帝(前席)知道他的价值。)
- 又不见,浙东王公天下力,手批龙鳞搏虎翼。(译文:你也没有见过吗?在浙江东部有一位王公,他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了整个天下的局面。他的手上刻着龙鳞,他用虎的力量搏击。)
- 昔年折槛识丹心,他日擎天看柱石。(译文:当年他在一个机关(槛)上折断了自己的手臂,但他的心志坚定不移。他期待着有一天会站在高高的柱子上,成为支撑天地的巨石。)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通过描绘七星之水、雪浪、紫雾、黄云、雷电等自然景象,以及潮头、海门、奇石、沙鸥等人文景物,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忠义之士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