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沧波浸碧沙,瑶台一望杳无涯。
长澜浴日浮金镜,连岛奔涛喷雪花。
藉势鼋鼍翻锦浪,惊波鸥鹭傍仙槎。
遗珠皎彻辉长夜,谁起沉沦献帝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 瑶台望海(第一首)
- 瑶台:传说中的仙台,常被用作比喻仙境或美好的地方。
- 南海沧波浸碧沙:南海的沧波指的是浩瀚的大海,碧沙指海水的颜色。
- 杳无涯(第二首)
- “杳”意为遥远,无边无际。
- 一望杳无涯:意味着从远处望去,视野极其辽阔,看不到边际。
- 长澜浴日浮金镜(第三首)
- 长澜:巨大的波浪。
- 浴日:太阳在水中沐浴。
- 浮金镜:形容海浪像金色的镜子一样闪烁。
- 连岛奔涛喷雪花(第四首)
- 连岛:连接的岛屿。
- 奔涛:迅猛的海浪。
- 喷雪花:形容海浪像雪花一样四溅飞扬。
- 藉势鼋鼍翻锦浪(第五首)
- 藉势:借助、利用地势。
- 鼋鼍:两种大型爬行动物,此处泛指水生动物。
- 翻锦浪:形容水浪翻滚如同锦绣一般。
- 惊波鸥鹭傍仙槎(第六首)
- 惊波:动荡的海浪。
- 鸥鹭:海鸟和鹭鸶。
- 傍仙槎:靠近神仙的小舟。
- 遗珠皎彻辉长夜(第七首)
- 遗珠:珍贵的珍珠。
- 皎彻:明亮透彻。
- 辉长夜:光辉照亮了整个漫长的夜晚。
- 谁起沉沦献帝家(第八首)
- 沉沦:堕落、失去方向。
- 献帝家:指朝廷或帝王之家。
- 谁:疑问词,表示疑问。
- 起:引导、引发的意思。
- 这里可能是说谁能够引领或帮助那些陷入困境的人脱离困境,回到正轨上。
译文:
在瑶台上眺望南海之滨,只见浩渺的海面映照着碧绿的沙滩,一望无际。广阔的海面上,大浪翻滚,阳光照耀下的海浪闪烁着金色的反光。岛上相连,海浪奔腾,仿佛有雪花四溅。借助地势,水中的生物翻腾出层层浪花,惊动了海浪中的鸥和鹭。在这美丽的夜晚,珍珠般的光辉照亮了整个空间。然而,谁能引领那些迷失方向的人回归正途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丽的景象,通过丰富的色彩和动感的描述,展现了大海的浩瀚与美丽。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化的语言,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海的壮阔和神秘。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