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树别来几见秋,每凭云树忆并州。
一从碣石论文后,谁向梁园授简游。
春色朱门芳草合,天涯华发旅魂愁。
开缄忽睹相思句,倚韵诗成月色幽。

【注释】

桂树:桂木。桂木别来几见秋,指自从与王次来分别,已过了几个秋天了。并州:即太原,王次来曾于并州为官。碣石: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齐高欢在这里建都,是当时北方的重镇,也是文学家魏收曾作《登邺宫》诗的地方。论文后:指王次来曾作《登邺宫赋》。梁园: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汉梁孝王刘武在此筑苑台,故称梁园。简游:书信往来。春色:春光。朱门:红色的门,这里代指王次来家的门户。天涯:指远隔万里之外。华发:指头上的白发。旅魂愁:指羁旅在外的忧愁。开缄:打开信封。倚韵:依韵律填写诗句。相思句:思念之词。倚韵诗成月色幽:依韵律填完诗,明月清辉洒满幽暗的夜空。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之际写起赠答之作,抒发对友人远行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与思念之情。

第一句“桂树别来几见秋”,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季节。从“桂树”二字可知,此篇当是秋末冬初所作,因为桂子飘香,正是秋天的景象,所以诗人用“别来几见秋”来形容两人分别的时间已经过了很长时间。

第二句“每凭云树忆并州”,表明了王次来的去向和自己的思绪。“每”字表现出诗人对王次来的怀念与思念,而“凭云树忆并州”则描绘出一幅壮美的画面:站在高高的山巅之上,俯瞰着脚下的风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并州的思念之情。这种对故地的眷恋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第三句“一丛碣石论文后,谁向梁园授简游”,则是说自从王次来离开后,自己便再也没有见过他的身影了;而如今他又将回到故乡,这不由得让人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光。这里的“一丛”、“谁向”等词语,既表现了王次来的离去,又表达了诗人的不舍与惋惜之情。

第四句“春色朱门芳草合,天涯华发旅魂愁”,“春色”二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下面的描写铺垫了情绪基调。“芳草合”形容了春天的气息,而“天涯华发”则写出了诗人的感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王次来即将回归家乡的喜悦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漂泊异乡、岁月蹉跎的无奈与哀叹。

第五句“开缄忽睹相思句,倚韵诗成月色幽”,是说诗人打开书信,忽然看到王次来写给他的诗句。这些诗句如同明月一般,照亮了他的心房。同时,他也用同样的方式回赠给王次来一首诗歌,表达自己对王次来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倚韵”二字,既说明了诗歌的形式特点,又暗示了诗人对王次来深深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王次来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风格和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