鹓班扈从出长杨,鱼钥钦承被宠光。
凤阙云回星拱极,銮舆霞映帝垂裳。
杯浮金菊开芳径,雪叠香罗出尚方。
伫目八荒登寿域,欢歌游豫颂君王。
【注释】
①圣驾:皇帝的车驾。 寿宫:皇帝的寝宫,指寿山。 奉:奉行。
②鹓班:鹓和鹤都是高飞的鸟,这里比喻翰林院的文官,也比喻侍从的官员。 扈从:护卫皇帝出巡。 长杨:长安城东面的长巷,汉时称为长乐宫,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
③鱼钥:即“鱼轩”,天子的车驾。 钦承:敬受。 宠光:皇帝的恩宠。
④凤阙:指皇宫。 云回:形容宫殿高大,云雾缭绕。 星拱:形容宫殿宏伟壮丽。
⑤銮舆:皇帝的车驾。 霞映:形容天空五彩缤纷。 帝垂裳:皇帝垂衣拱手,意谓皇帝无为而治。
⑥杯浮金菊:指酒中之菊。金菊,泛指酒杯里装的菊花酒。 芳径:芬芳的路。
⑦尚方:指尚方剑,古代帝王专用的宝剑。 雪叠:形容雪堆得高高的。
⑧伫目八荒:远望四方,八荒是古代称天下为八方的意思。登寿域:登上长寿的国土,即寿山(万岁山)。
⑨游豫:安乐,快乐。颂君王:歌颂君王的英明。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唐玄宗天宝初年,玄宗皇帝南游到骊山华清宫(寿山)时,李隆基同文武百官一起扈从出行的情景。全诗以铺陈排比、对仗精工、音韵谐婉著称,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的盛唐气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句“九日圣驾阅寿宫奉命同丰城李侯守崇文门时有彩罗之赐”中的“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据《荆楚岁时记》,东汉时重阳日在江滨置酒会宴,后来成为风俗。《晋书·礼志》说:“汉俗重九,相与登高。”可见重阳节是人们登高避疫的习俗。“圣驾阅寿宫”中的“阅”字,指皇帝视察或检阅,“寿宫”,指寿山。“奉命同丰城李侯守崇文门”中的“丰城李侯”,指李林甫,当时任右丞相兼礼部尚书。“守崇文门”,指李林甫主管的国子监等学府事务。“时有彩罗之赐”,指皇帝赏赐给文武百官的衣服。“彩罗”,指彩色织成的罗,这里指彩色丝织品。
第二句“鹓班扈从出长杨,鱼钥钦承被宠光”中的“鹓”,即鹓鹭,一种鸟,比喻翰林院的文官;“扈从”,护卫皇上出巡;“长杨”,即长安城东面长巷名,汉时称为长乐宫,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这句诗意思是: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出巡长安城,他们像鹓鹭一样跟随皇帝左右护卫出行;皇帝的车驾由“鱼钥”掌管,受到皇帝的宠信。
第三句“凤阙云回星拱极,銮舆霞映帝垂裳”中的“凤阙”,指皇宫;“云回”,形容宫殿高大,云雾缭绕;“星拱”,形容宫殿宏伟壮丽;“銮舆”,即皇帝的车驾;“霞映”,“霞”,指彩霞,这里指天上的彩云;“垂裳”,本指皇帝的服饰,后引申为皇帝垂衣拱手听政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巍峨的宫殿云朵缭绕,像星星一样环绕着宫殿;皇帝的车驾在彩霞的映衬下,好像在向大地行礼。
第四句“杯浮金菊开芳径,雪叠香罗出尚方”中的“杯浮金菊”,指酒杯里装的菊花;“金菊”,泛指酒杯里装的菊花酒;“芳径”,指芬芳的路;这句诗的意思是:酒杯里的酒面上漂浮着盛开的菊花,芳香四溢,引得人们纷纷前来赏看;雪花堆积如山似海,宛如香罗披身的美女们纷纷走出尚方。
第五句“伫目八荒登寿域,欢歌游豫颂君王”中的“伫目”,远望;“登寿域”,登上长寿的国土,即寿山;“游豫”,安乐,快乐;“颂君王”,歌颂君王的英明。这句诗的意思是:放眼望去四周疆域,看到百姓安居乐业,一片太平景象;人们欢快地唱起颂扬君王的歌曲,歌颂君王的英明。
这首诗是开元年间诗人所创作的咏寿诗之一。诗人借皇帝南游华清宫,扈从出行之机,以华丽的词藻铺陈排比、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诗歌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唐玄宗盛世的赞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