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刘何意说乾封,雩罢今看舞燕从。
岂向桑林躬六事,争歌云汉念三农。
目前生意怜芳草,海内多愁望赤松。
闻道吕梁洪尽陆,军储此日又难供。

【注释】

炎刘:指南朝宋武帝。乾封:指唐高宗时,祈雨的祭祀,在乾封宫举行。

燕从:即“燕舞”,指祈雨。

桑林:指古代求雨的地方。躬六事:亲自做六件事,表示诚意。云汉:即“云汉”,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念三农:意即关心农业,希望风调雨顺。

怜芳草:怜惜芳草,比喻对百姓的同情。赤松:传说中的仙人。吕梁:黄河上一段叫吕梁的峡谷,因水大浪急,故称。洪:大河。陆:陆地。军储:军事储备。

【赏析】

此诗作于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诗人在陕西凤翔任判官时。当时陕西连年旱灾,他向朝廷请求赈灾,但遭拒绝,于是写下这首诗表达自己的苦衷与无奈。

首联写旱情严重,祈雨无效。“炎刘”是诗人对宋仁宗皇帝的尊称,这里指宋仁宗。“何意说乾封”,指为什么还要进行祭天的仪式呢?“今看舞燕丛”,现在看到燕子还在跳舞。“雩罢”,指祈雨的祭祀仪式结束。“今看舞燕丛”,指祈雨祭祀结束后,燕子仍然在飞翔。“岂向桑林躬六事”,难道真的要像古代那样,亲自去做六件事吗?“桑林”是求雨的地方,“躬六事”意为亲自做六件事来表达诚意。诗人在这里运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朝廷不采纳他的建议的不满和愤怒。

颔联写旱情严重,祈雨无效。“岂向桑林躬六事”,难道真的要像古代那样,亲自去做六件事吗?“争歌云汉念三农”,大家争着唱着《云汉》这首歌,怀念农民们。“云汉”、“三农”都是指农业,诗人通过这些词语,表达了他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颈联写旱情严重,祈雨无效。“目前生意怜芳草”,现在的天气已经这么干旱了,还怎么爱惜那些娇嫩的花草呢?这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怜爱之情,也隐含着他对国家现状的忧虑。“海内多愁望赤松”,国内的人们都感到忧愁,都盼望着仙人的出现。这两句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他对国家现状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尾联写旱情严重,祈雨无效。“闻道吕梁洪尽陆,军储此日又难供”,听说黄河上的洪水已经退去,但陆上的河流又涨满了,军队的粮食供应也成了问题。“此日”,指今天。这里的“此”,有双重含义,既指今天的天气,又指今日的事情。“又难供”,难以保证供给。诗人通过这两个关键词语,表达了他对国家现状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祈雨失败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