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把酒共登台,怅别衔情祖帐开。
已有甘棠留梦泽,还须露冕向蓬莱。
郡斋闲共仙人卧,睥睨平临蜃气来。
渤海于今歌出牧,佩刀谁不让君才。

【注释】

①刘伯时:刘梦得,字子安,号龙标,唐代著名诗人。②祖帐开:饯别筵席设祖帐以送行。③甘棠留梦泽:指汉文帝时,贾谊为长沙郡(今湖南长沙)太傅,曾梦见湘水之神说:“吾为江海神,将来当遣二君子(指文帝和贾谊)为地方官,地方官将相好,则吾之灵也。”后文帝果然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④露冕向蓬莱:指汉武帝时期,东方朔在《答客难》中写:“吾欲登蓬莱山,面见列仙,与神人相见,岂可得乎?”后因以“露冕向蓬莱”为出仕做官之意。⑤睥睨平临蜃气来:指登上蓬莱阁时所看到的景象。⑥渤海于今歌出牧:指唐玄宗开元年间,张九龄任冀州刺史时,百姓歌颂他的政绩。⑦佩刀谁不让君才:指张说曾自言其才能不及魏征,后被唐太宗任为中书令,知政事,故云“使君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刘禹锡与友人刘伯时是好友,两人志同道合,志趣相投,所以这首诗充满了惜别的深情和对友人的祝愿。

诗一开头两句,写两人相逢把酒共登台的情景。“相逢”,说明两人不期而遇,相聚在一起。“把酒”,表明两人是在欢聚之时。“共登台”,即一同登上高楼,这既是为了赏景,更是为了叙情、话别。“怅别”,表现了别离时的惆怅心情。“衔情”,即含着离愁别绪。“祖帐开”,饯别的筵席设祖帐以示送别之情。“开”字有“拉开”、“敞开”之意,写出筵席的热闹场面。

三、四句,写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已有甘棠留梦泽”,用汉代典故。汉文帝时,贾谊为长沙国太傅,他常常梦见湘江女神说:“我为江海之神,将来派你作地方官,如果地方官做得好,我就会保佑你。”后果然如梦所说,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这里用这个典故表示朋友之间相互勉励,希望刘伯时在登州任职能够做出成绩。“还须露冕向蓬莱”,用汉武帝的故事。汉武帝时,东方朔曾写《答客难》一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要到蓬莱山去,面见神仙,同他们相见,怎么能办得到呢?”后果然应了东方朔的话。这里以汉武帝故事表示对友人的期望。“蓬莱”在山东半岛的东端,这里借指登州。

五、六句,写友情及对未来的祝愿。“郡斋闲共仙人卧”,意思是说,刘禹锡在郡斋里闲静无事的时候,常常和友人一道睡觉,好像在仙境一样。“睥睨”,注视的样子。“平临”,平视。“蜃气”,即海市蜃楼,是海边或沙漠中因气候条件不同形成的幻影。这里是以蜃气比喻蓬莱仙境。“来”,即出现的意思。“郡斋”指刘禹锡在洛阳任尚书屯田员外郎时的官邸。“仙人卧”即指与友人共度良宵,睡梦中仿佛置身于仙境。“睥睨”与“平临”两相对照,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友人在郡斋里与刘禹锡一起度过欢乐时光的情景。

七、八句,写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渤海于今歌出牧”,据《旧唐书·张九龄传》,唐玄宗时,张九龄出任冀州刺史。他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的爱戴。后来百姓为他编唱歌谣,称颂其政绩。《新唐书·张九龄传》载:百姓为之歌曰:“清庙何祭,张侯为刺史。”意思是说:为什么祭祀神明,请张九龄来做冀州刺史吧!这里借用这个故事来表示对友人的祝福。“佩刀”,这里是指佩剑。“谁不让”,即“谁能不让”的意思。意思是说:谁能不佩服、不称赞呢?

这首送别之作写得十分委婉曲折,感情真挚深厚。全诗没有一句直抒离情别意的句子,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语言平易自然,流畅自如,毫无雕琢痕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