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云起也纵横,不分星河夜夜明。
近水园林何处绿,向阳葵藿几时倾。
岂因东海冤犹结,可是弘羊烈未烹。
却忆吾皇曾步祷,随车膏雨遍生成。

诗句释义

1 西郊云起也纵横,不分星河夜夜明:描述西郊的云层在星空下形成各种复杂的形状,与星河交织在一起,使夜空中的星星变得不明显。

  1. 近水园林何处绿:问句表达对近水的园林中哪里还能见到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的好奇。
  2. 向阳葵藿几时倾: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生长,这句表达了对这种植物如何能够持续生长并面向阳光的疑问。
  3. 岂因东海冤犹结,可是弘羊烈未烹:这里可能是借用了汉代著名经济学家桑弘羊的故事,表达了对正义是否能够被伸张的疑问。
  4. 却忆吾皇曾步祷,随车膏雨遍生成:回忆历史上的皇帝亲自祈祷的场景,以及随之而来的普降甘霖,希望这能象征国家和人民的幸福与繁荣。

译文

西郊的云层在夜晚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形状,使得星光不再明显,仿佛是云朵遮挡了星辰。
不知近水园林里,何处还有绿意盎然的景致?
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它们何时才能倾斜生长?
难道因为东海之冤还未得到昭雪,所以正义不能实现吗?
然而我想起了历史上的皇帝,他亲自祈祷,带来了甘露滋润万物,使得大地重现生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政治公正和历史典故的思考。首二句通过对比“星河”与“云”,表现了自然的变幻莫测和美丽壮观;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了自然界中存在的不公现象,如“近水园林”中“何处绿”,以及“葵藿(即向日葵)”面对阳光的姿态,暗含对生命状态和社会环境的反思。

后四句引入了历史故事,展现了古代帝王与民众之间的密切联系和深厚的感情。通过提及“弘羊”,可能是在引用汉武帝时期的大司马桑弘羊,暗示了政治决策与民生之间的联系。最后一句以“随车膏雨遍生成”结束,寓意着皇帝的恩泽如同雨水一样润泽大地,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百姓的幸福。整首诗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景和国家政治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