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牢遣荐陋溪毛,窥见宫墙数仞高。
节历中和方月魄,乐成金玉俨云璈。
获麟千载伤吾道,歌凤当时入楚骚。
此日辟雍争北面,忧时何必目频蒿。
【注释】
仲春:春季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陪祀:参加祭祀活动。
先师:对孔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太牢: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三牲。
陋溪毛:《史记·伯夷列传》载:伯夷、叔齐在周武王伐纣时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后其骨埋于谷中。
窥见:望见或看见。
宫墙:皇宫的墙壁。
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为八尺。
节历:犹节气。中和:中正和平。方:正当。月魄:月亮。
乐成:完成乐曲。金玉俨云璈:乐器名。云璈,指云状的钟磬。
获麟:《周易·系辞》有“麟凤在郊”之语,后以获麟代指获得圣人之道。
千载:一千年。伤吾道:使我深感悲伤。
歌凤:歌颂凤凰。当时:那时。入楚骚:指屈原《离骚》。
辟雍:古代学校名。北面:古代朝会时面向南,故以北为尊位。
忧时:忧虑国事。何必:为什么。目频蒿:眼望着蒿草。
【赏析】
此诗写仲春时节,诗人陪同先师到曲阜拜祭,看到先师庙高大壮观,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孔子的敬慕之情,对国家的担忧,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概。
首联写诗人陪同先师到曲阜拜祭的情景。“太牢遣荐陋溪毛”,意思是派遣太牢(牛羊猪各一头)去供奉在陋溪边的孔子遗骸,表达对老师的敬仰之情。“窥见宫墙数仞高”,意思是从远处看,庙宇的围墙高达数丈,令人敬畏。
颔联写庙宇的规模和气势。“节历中和方月魄”,意思是节气到了中和时节,正好是满月的时候。“乐成金玉俨云璈”,意思是音乐演奏得非常成功,就像云状的钟磬一样悦耳动听。这两句通过对庙宇规模和音乐演奏的描述,展现了庙宇的宏伟壮丽和庄严肃穆的气氛。
颈联写诗人对于孔子的崇敬之情。“获麟千载伤吾道”,“获麟”指的是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曾在鲁地遇到麒麟,这象征着孔子的伟大和神圣。然而,这一景象使诗人深感悲伤,使他深感孔子的伟大和神圣。“歌凤当时入楚骚”,“歌凤”指的是楚国的诗人屈原,他在楚国被秦国攻陷时,创作了《离骚》等诗歌,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愤怒。这两句通过对孔子和屈原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孔子和楚国的热爱之情。
尾联写诗人对于国家的关注和忧虑。“此日辟雍争北面”,“此日”指的是现在的国家,“辟雍”指的是古代的学校,“北面”指的是朝拜的方向,意味着尊敬和顺从。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关注和忧虑,他希望自己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为国家的发展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整首诗情感充沛,语言简练,通过对庙宇的规模、音乐演奏的描绘以及对孔子和屈原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孔子的敬仰之情、对国家的担忧以及对历史的感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