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起孤根,四面迥无隣。
云是文溪筑,当作李公墩。
屹立彼中流,以墩肖于人。
废兴无定主,此事亦迷沦。
万物理固然,自馀何纷纷。
瞻像绕三匝,感慨复何言。
藤萝附高木,得意干青云。
惟有夕阳鸦,江水自冬春。

峥嵘起孤根,四面迥无隣。

云是文溪筑,当作李公墩。

屹立彼中流,以墩肖于人。

废兴无定主,此事亦迷沦。

万物理固然,自馀何纷纷。

瞻像绕三匝,感慨复何言。

藤萝附高木,得意干青云。

惟有夕阳鸦,江水自冬春。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这是一首描写江门系舟海珠寺谒李文溪新复祠像的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首联: 诗句“峥嵘起孤根,四面迥无隣。”描述了祠堂的孤立和周围环境的空旷。

  • 峥嵘起孤根:形容祠堂孤独而高大,根基坚实。
  • 四面迥无隣:指四周没有其他建筑物或树木围绕。

颔联: “云是文溪筑,当作李公墩。”说明祠堂的建造者为文溪(可能是指李文溪),且形状类似李公墩。

  • 云是文溪筑:将祠堂比作由李文溪所建。
  • 当作李公墩:形容祠堂的形状类似于李公墩。

颈联: “屹立彼中流,以墩肖于人。”表达了祠堂在河中的位置和其与人相似的特质。

  • 屹立彼中流:祠堂像一座山一样耸立在河流之中。
  • 以墩肖于人:形容祠堂的形状和结构与人的身形相似。

尾联: “废兴无定主,此事亦迷沦。”反映了世事无常,祠堂的命运也难以预测。

  • 废兴无定主:世事变迁,无人能预测其最终命运。
  • 此事亦迷沦:此情此景让人感到迷茫和困惑。

尾联(二): 描述了诗人在祠堂周围徘徊,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 瞻像绕三匝:诗人多次绕着祠堂行走,仔细观察。
  • 感慨复何言:面对祠堂,诗人感到感慨万千,却不知如何表达。

结联: 描述藤萝附着在高树上,象征着成功的喜悦;唯有夕阳和乌鸦,江水始终如冬春天般不变。

  • 藤萝附高木:藤萝生长在高大的树木上,象征着成功的喜悦和依附。
  • 得意干青云:意指事业有成,达到了顶峰。
  • 惟有夕阳鸦:黄昏时,只有夕阳和乌鸦,江水依旧保持冬季的寒冷和春季的温暖。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江门系舟海珠寺谒李文溪新复祠像的场景,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祠堂、江水的描绘,以及对人事无常的感慨,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