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王公民利,天下为太藏。
盐铁竭山海,山海无辉光。
遂令长者心,千载憾弘羊。
柱史怀忠义,斡旋岂无方。
勇决义利几,载献治平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其内容如下:

圣王公民利,天下为太藏。
盐铁竭山海,山海无辉光。
遂令长者心,千载憾弘羊。
柱史怀忠义,斡旋岂无方。
勇决义利几,载献治平章。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圣王公民利,天下为太藏。” 这一句描绘了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代中国,皇帝被认为是神圣的,他们的统治被视为正义和仁慈。而“公民”则指代所有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这里的“民”字强调了人民的福祉是国家兴盛的基础。同时,“太藏”意味着国家财富如同宝藏般丰富,象征着国家的富饶和繁荣。

第二句:“盐铁竭山海,山海无辉光。” 这句话反映了国家财政困境的现实。古代中国的经济命脉之一就是盐铁业,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还影响到社会的整体稳定。当这个产业因为种种原因(如战争、自然灾害或腐败)耗尽资源后,原本繁荣的山海之景变得黯淡无光,象征着经济的衰退和社会的不稳定。

第三句:“遂令长者心,千载憾弘羊。” 这句表达了人们对过去政策的反思。”长者”是指历史上的长者贤人,这里指的是那些经历过盛世与衰败的人。”弘羊”则是西汉时期的著名经济学家,他的一些政策曾导致经济困境。这句诗表达了对于这种历史的遗憾和批评,认为即使是贤明的领导者也可能会犯错误,造成不良的后果。

第四句:“柱史怀忠义,斡旋岂无方。” 这句表达了历史人物的智慧和才能。”柱史”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他能够洞察时局,为国家的治理提供建议。”斡旋”意味着调解和平衡,不是指普通的调解,而是指通过智慧和策略来解决问题。”岂无方”表示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有方法可以解决。这句诗赞美了那些有能力解决国家问题的人的智慧和能力。

第五句:“勇决义利几,载献治平章。” 这句话赞扬了那些敢于做出决断并追求正义的人。”勇决”指的是勇敢坚定的态度,”义利几”可能是指追求道义和利益之间的平衡。这句话表达了对于有勇气追求公正和利益的人的赞赏。最后,”载献治平章”意味着这些人的贡献将被永久记载,他们的思想和成就将被后世铭记。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政治和经济状况的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回顾和评价,诗人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贤能之士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