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江东门,遥望江浦埏。
风波咫尺耳,而况万里船。
船大难为用,舴艋吾周旋。
尝闻一苇杭,传说济巨川。
留滞荒洲外,嗟哉行路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赏析。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正确把握全诗的意思和重点词语的语境含义,然后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的情况。
“江东登舟中流阻风易以小艇乃能抵岸”的意思是:乘船从江东出发,中途遇到大风,用一艘小船才能到达岸边。这句诗的意思是:乘船从江东出发,遭遇到大风浪,只有用小舟才能到达江岸。
“晓出江东门,遥望江浦埏。风波咫尺耳,而况万里船。船大难为用,舴艋吾周旋。”的意思是:清晨走出江东门,远望江面波涛翻滚。虽然只有几尺远的距离,但何况是万里之船呢?船虽大,也难于驾驭;只有乘坐小舟,我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这句诗的意思是:清晨走出江东门,远望江面波涛翻滚。虽然只有几尺远的距离,但何况是万里之船呢?船虽大,也难于驾驭;只有乘坐小舟,我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尝闻一苇杭,传说济巨川。留滞荒洲外,嗟哉行路难。”的意思是:我曾听说用一根芦苇就能够渡过江河,传说曾经有人驾船驶过大河。如今我在荒洲外漂泊,感慨人生道路多么艰难。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曾听说用一根芦苇就能够渡过江,传说曾经有人驾船驶过大河。如今我在荒洲外漂泊,感慨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答案】
译文:
清晨走出江东门,远望江面波涛翻滚。虽然只有几尺远的距离,但何况是万里之船呢?船虽大,也难于驾驭;只有乘坐小舟,我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我曾听说用一根芦苇就能够渡过江河,传说曾经有人驾船驶过大河。如今我在荒洲外漂泊,感慨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年(744)离开长安时所作。此诗作于诗人离别故土之时,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诗人在首句中就点明了自己的目的地—江东,即今天的江苏南京一带。次句写他站在江东门外,眺望着滔滔长江水,心中充满了无限惆怅之感。第三句中的“咫尺”二字,既指眼前江水近在咫尺,又暗示了此行的困难与险恶。然而,面对如此艰险的路途,诗人并不气馁,他依然充满信心地踏上了征程。尾联两句则进一步抒写了自己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