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定山孤,高士不入俗。
涔涔定山云,作雨不盈谷。
伊人久云亡,山水留芳躅。
我涂出新江,瞻望宛在目。
涉江采蘋芷,陈词奠衷曲。
蘋芷亦非馨,惟馨在明德。
【注释】
谒:拜谒。定山:指庐山,又名匡山。高士:高尚的人。涔涔:水流动的样子。伊人:你,指定山先生。宛在目:仿佛还在眼前一样。涉江采蘋芷:泛舟江上采摘蘋与芷草。苹、芷:皆为香草,这里代指所要献祭的礼品。陈词奠衷曲:陈述心曲,以表示敬意。明德:光明正大的德行。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写于作者游庐山时。诗人仰慕庐山高士,登临其地,感物兴怀,作此诗以记之。
全诗四句,可分为两段。前六句是第一段,后两句是第二段。首联“巍巍定山孤,高士不入俗”点出庐山的高峻和高士的清高。“巍巍”是形容庐山高峻的样子。“孤”,是孤独的意思。“不入俗”,意思是高士不为世俗所动,保持着高洁的品格。这一句写出了高士的清高脱俗。颔联“涔涔定山云,作雨不盈谷”写定山云雾变幻,常常下雨但不下到谷里去。这句写出了庐山变幻莫测的特点。颈联“伊人久云亡,山水留芳躅”写庐山的风云变化无常,但山水依然美丽,留下美好的传说。尾联“我涂出新江,瞻望宛在目”说诗人从新江出发,望着远方的庐山,如同在眼前。末联“涉江采蘋芷,陈词奠衷曲”是说自己在江边采了些蘋和芷草,作为祭品,以表敬意。“蘋芷亦非馨,惟馨在明德。”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蘋和芷草不是真正的香味,但只要心中有着光明正大的德行,那么它们就会发出真正的芬芳。
这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庐山高士的崇敬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