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夙严驾,戴月冒秋霜。
皇命事三陵,于焉肃祼将。
踧踖履神地,草莱愁践伤。
生意谅无极,勿使我心慌。

【注释】

宿州:治所在泗州,今属江苏。基运山:山名,在今安徽宿松县北。谒祭道中:出外祭祀途中。

鸡鸣:天将亮时。夙严驾:早早地整理好车马。戴月:顶着月光。冒:顶着。秋霜:秋天的露水和霜气。皇命:皇帝的命令。事三陵:祭祀三陵。于焉肃祼将:于是肃敬地准备祭品。踧踖(cù jí):恭敬的样子。履神地:登上神祠的台阶。草莱:草木丛生的地方。愁践伤:担心践踏了草木草丛。生意:生命。谅:通“谅”,一定。无极:无限。勿使:不要让我心急。

【赏析】

《宿州谒三陵》,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任徐州知州时。苏轼在赴宿州谒祭三陵途中,经过宿州城下,即景赋诗以纪途中所见。此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全诗意境高远,情致深婉,语言简练,音节和谐。

首联点明时间与地点。“鸡鸣夙严驾”二句,写黎明前就要整备车马,冒着秋露寒霜,迎着晨曦上路的情景。这二句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写旅途劳顿之苦,但细细品味,则另有所指。诗人此时是奉旨前往谒祭三陵,其心情是既虔诚又紧张的。他生怕因自己不慎而伤害了神圣,所以不得不早早地就出发了。“戴月冒秋霜”中的“冒”,当有“顶着”、“顶着露水和秋霜”之意,表明诗人不畏艰险,毅然前行。

颔联“皇命事三陵,于焉肃祼将”,直接点出此行目的是“谒祭三陵”。三陵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弟赵匡义的陵墓、宋太宗赵光义的陵墓和宋真宗赵恒的陵墓,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宿州市境内。诗人在此处自比为“肃祼将”,“肃祼将”即恭敬虔诚地准备祭品的人。《礼记·祭法》说:“夫圣王之制祭祀也,必有制度礼仪矣。”可见,这是一件庄严的事情,因此诗人自然不敢马虎从事。“踧踖履神地”,写诗人怀着虔诚之心,恭恭敬敬地登上了神祠的台阶;“草莱愁践伤”,则是说他担忧自己的脚下会踩坏了生长在草野中的草木。这两个句子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把诗人对三陵的尊敬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颈联“生意谅无极,勿使我心慌”,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之言。“生意”一词出自《庄子·应帝王》篇,意为生机勃勃,这里指万物的生命。“无极”一词出自《庄子·天下》篇,意为没有穷尽,这里指生命的无穷无尽。这两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一种感慨:天地间的生命是如此的多啊,而人的生命却如此短暂,真是让人心惊不已啊!然而,尽管诗人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恐惧,但他仍然鼓起勇气,继续前行。因为他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心中有信仰、有信念、有追求,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

尾联“生意谅无极,勿使我心慌”,既是对前面的小结,也是对未来的期许。诗人用“生意”来比喻万物的生命,用“无极”来表达生命的无穷无尽,用“勿使”来表达内心的坚定信念。这些词语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主题:无论是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还是对于生死轮回的感慨与思考,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同时,这也表明了诗人对于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