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图林壑起云烟,使者高怀寄静便。
背郭真成浣花屋,看山如坐洞庭船。
柴门黄叶邻僧扫,石径苍苔野鹿眠。
如此故巢劳远忆,只应头白是归年。

【注释】

君山:洞庭湖中岛屿,相传为古贤人君之山。别业:别墅。画卷:指黄伯昂的《题君山别业图》。静便:幽静安适。浣花屋:即浣花溪边小屋。看山如坐洞庭船:指在画上观看山水,宛如坐在船上观赏洞庭湖景。柴门、黄叶、石径、苍苔:都是写画中景色。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元至正元年(1341)秋在长沙时所作,当时黄伯昂正在长沙作客,他应友人之请,以自己的《题君山别业图》相赠,并赋此五绝一首。

首句写画中的山林景色。“画图”二字,点明这是一幅画,而“起云烟”,则写出了画中景物的特征。“使者”二字,暗指画中有诗人的题咏。这两句是说:在这幅画中,有高怀逸致的诗人寄托了他的情怀,使他感到幽静和安逸。“寄静便”三字,既写出了画的特点,也写出了诗人对画的喜爱之情。

第二句由画中的景色写到画外的现实。“背郭真成浣花屋”,写画上的房屋,其实是诗人想象中的故乡之居。“浣花屋”,即杜甫所居草堂之屋,故称。“浣花”二字,既点出画中景物,又暗用诗人自己的名字。这两句意思是:画上的房屋,就像是诗人记忆中的故乡一样。“看山如坐洞庭船”,是说从画上看洞庭湖中的青山,犹如坐在小船里欣赏那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的湖光山色。这两句是进一步写画中的景色,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第三句写画外的现实。“柴门黄叶邻僧扫”,是说画上那道柴门外,有黄叶飘落,邻家僧人在打扫庭院。“黄叶”,既是秋天的象征,又是作者眼前所看到的实际景物,同时还是作者内心感受的形象化表现。“苍苔野鹿眠”,是说画上的石径两旁,长满了青苔,野鹿在石径上安然地打盹。这两句是说:画外的景物,也是十分美丽的,而且与画中景色互相映衬,使整幅画显得更为和谐完美。

第四句写画外的现实。“如此故巢劳远忆,只应头白是归年”,是说画中的景物,使人想起过去的事情,因此引起人们的回忆;由于这种回忆,人们就会想到自己已经老了,该是归乡的时候了。这两句是进一步写画外的现实,同时也反映了画中的景物引起了诗人的某种联想或感慨。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但并不完全是一般的写景之作。前二句主要是通过写画中的景色来表达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盛情和对友人的怀念;后二句则主要通过写画外的现实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感慨。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清新隽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