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移之置一处,拿龙披凤心眼开。春风却立读万过,咎繇吉甫亲追陪。
呜呼!咎繇吉甫常追陪。
【注释】
1、安得:如何。移之:指把石鼓移到别处。拿龙:指拿着龙的图象。披凤:指展开凤凰图案。心眼开:指心灵被开启。2、春风:此处代指春光。却立:独自站立,形容悠然自得的样子。读万过:读了万卷书。3、咎繇(yáo):周朝人,传说为上古贤臣。吉甫(fǔ):周朝人,名尹吉甫,是周公旦的弟弟。4、呜呼:叹息之声。5、常追陪:经常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代诗人韩愈任国子祭酒时,当时他正在长安主持考试。诗中以石鼓作比,抒发了他对人才的殷切期望及自己对人才的珍视。
第一句“石鼓歌”是题目,点出了此诗的主旨,意在歌颂石鼓。第二句写石鼓的来历。据传,石鼓是周宣王时期铸在鼎上的文字,用来记录周王朝的历史;又传为孔子所制,刻在上面作为教育后代的教材。第三句写石鼓的形貌。第四句写石鼓的价值。第五句写石鼓的用途。第六句写石鼓的作用。第七句用“嗟乎”两字领起全篇,慨叹石鼓的珍贵难得。第八句写石鼓与贤人的亲密关系。第九句写石鼓的永恒价值。第十句以感叹语气结束全诗。
整首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希望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有才德的人才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