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手河桥畔,长亭野望通。
离觞分若下,客棹向娄东。
茂树含风远,流云堕地空。
到家应几日,天末见归鸿。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一幅离别的画面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下是逐句释义及其注释:

  1. 执手河桥畔,长亭野望通。
  • “执手”:握手、相握。这里表达了与友人告别时的情景。
  • “河桥畔”:指的是黄河边上的桥梁旁。
  • “长亭野望通”:形容长亭(古代驿站)旁边可以看到远处的景色。
  1. 离觞分若下,客棹向娄东。
  • “离觞”:即离别之酒。
  • “若”:如同、似。
  • “客棹”:指客人乘船离去。
  • “娄东”:古地名,这里泛指远方。
  1. 茂树含风远,流云堕地空。
  • “茂树”:茂盛的树木。
  • “含风远”:树木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显得遥远。
  • “流云堕地空”:流云飘散,落在地面上却显得空洞。
  1. 到家应几日,天末见归鸿。
  • “到家”:回家的意思。
  • “天末”:天空的边缘,常用来比喻遥远的地点。
  • “见归鸿”:看到回归的鸿雁。这里可能是指诗人看到飞鸟归巢的情景,联想到自己即将离开家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时刻的感慨。首句“执手河桥畔,长亭野望通”,形象地描绘了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次句“离觞分若下,客棹向娄东”,则通过送别酒和远去的船只,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后两句“茂树含风远,流云堕地空”,更是以自然界的景象来反衬人生的短暂和离别的痛苦;最后一句“到家应几日,天末见归鸿”,将诗人的期盼之情融入其中。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