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奉归田诏,天恩免逐臣。
便谈林壑事,莫问市朝人。
好梦依黄犊,先声抚翠筠。
难酬君相意,击壤助遗民。

【注释】

弘治元年:指明朝宪宗朱厚照的年号。归田诏:皇帝下诏,命大臣告老还乡。李符台士钦:指当时的御史大夫李符,因曾任台谏官而得名。小酌:饮酒作乐。口占:随手写下来。

【译文】

忽然接到诏书,说朝廷要让我回家,皇上的恩典免除了我被罢免的官职。

就谈论山林中的景况,不要管世俗的人。

美好的梦依偎着黄色的小牛,先声是抚摩着绿色的竹子。

难以报答君王和宰相的恩德,只能用打石子来为人民助兴。

【赏析】

这首诗是弘治元年(1488)十月十八日作者得到休致之命后,与李符台士钦饮酒时的口占。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对退隐生活的向往之情,表达了自己渴望远离官场、回归自然的愿望。

第一句“忽奉归田诏”,直接表明了诗人接到了朝廷要他回家的诏书。这一句既交代了时间地点,也揭示了全诗的主题。

第二句“天恩免逐臣”,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感激之情。这里的“天恩”指的是皇帝的恩典,而“逐臣”则是指被罢免官职的官员。诗人表示自己能够得到皇帝的宽恕,免去了被罢职的命运,这是对他个人的一种奖赏也是恩惠。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朝廷的政治风气和用人理念。

第三句“便谈林壑事”,则是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这里的“林壑”指的是山林和水边的风景,是诗人心中理想的隐居之地。诗人希望能够像陶渊明一样,过上田园生活,远离尘世喧嚣。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倦,以及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四句“莫问市朝人”,则是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坚持和决心。这里的“市朝”指的是繁华的城市,而“人”则是指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诗人表示自己不再关心世俗之事,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专心致志地过着隐居生活。这种坚定的态度和决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深思熟虑和明确选择。

第五句“好梦依黄犊”,则是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描绘和想象。这里的“黄犊”指的是黄色的小牛,是诗人心中理想的田园动物。诗人表示自己希望能够像黄犊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田野里,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第六句“先声抚翠筠”,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感受。这里的“先声”指的是一种声音或节奏,而“翠筠”则是一种美丽的竹子。诗人表示自己通过聆听自然的声音,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和谐。这种独特的感受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最后一句“难酬君相意”,则是诗人对于回报朝廷恩情的无奈和困惑。这里的“君相”指的是君主和宰相,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得到了朝廷的宽恕和赏赐,但是却不能像其他人那样报答朝廷的恩情。这种无奈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描写,以及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和态度。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政治环境,以及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