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须再见一茎霜,愁思应随一线长。
月色也从今夜减,酒怀争似少年狂。
海榴漫说偏多子,乔木谁怜隔异乡。
好是浮名归未得,十年辛苦尚为郎。

乙未十一月十六日长至有感

吟须再见一茎霜,愁思应随一线长。

月色也从今夜减,酒怀争似少年狂。

海榴漫说偏多子,乔木谁怜隔异乡。

好是浮名归未得,十年辛苦尚为郎。

注释:

乙未:农历十月二十日,即冬至后一百零六天。十一月十六日,是冬至后第六十八天。“长至”,指冬至。古人以冬至后第一个甲子日为中元节,此诗作于中元节后。“吟须”句:意谓只有吟咏的时候,才能见到这霜白的茎叶。“愁思”句:言愁思如线,随着霜雪渐长。

月色也从今夜减:指月光已不如往日明亮。“酒怀”句:言饮酒的心情与青年时代相比,已大不相同了。

海榴漫说偏多子:海榴(即石榴)多籽,诗人用它自比,说自己虽有很多愿望和理想,但都落空了;“乔木”,指高大的树木,诗人用它比喻自己,说自己在外地,远离家乡。

好是浮名归未得:意思是最好是功名利禄都已获得,但作者却未能获得。“十年辛苦”句:言作者多年在外,辛勤劳作,如今终于得到机会回到家乡,但仍然感到不满足。

赏析:

《乙未十一月十六日长至有感》,这首诗写于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诗人当时正在杭州做通判。诗人借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怀,并借此抒发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慨之情。全诗语言明白,直抒胸臆,情真意切,意境苍莽高远,风格雄浑悲壮。《宋诗钞》卷二评价此诗:“感慨时事,慷慨激昂,有不可一世之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