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回家信一时闻,北雁如何久离群。
同气影随三处月,老亲身卧万山云。
怀归有约多成梦,窃禄无才可报君。
学业半荒须渐白,愁颜消得付馀醺。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题目为《腊月八日得仲弟克俭南京书季弟克宽杭州书报家君已至徽州》。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1句:“腊月念八日得仲弟克俭南京书”

  • 腊月(即冬季的最后一个月)
  • 念八日:指的是农历腊八节这一天
  • 得仲弟克俭:收到你的弟弟克俭写来的信
  • 南京(今江苏省南京市):信中提及的地点之一

第2句:“季弟克宽杭州书报家君已至徽州”

  • 季弟克宽:你的另一个弟弟,克宽
  • 杭州:信中提到的另一个地点
  • 家君:对父亲的称呼
  • 已至徽州:表示家君已经到了徽州(位于浙江省)

第3-4句:“两回家信一时闻,北雁如何久离群”

  • 两回:两次
  • 家信:家人寄来的信件
  • 一时闻:一时间就听到了这些消息
  • 北雁:比喻离家在外的人
  • 久离群:长时间离开集体

第5-7句:“同气影随三处月,老亲身卧万山云”

  • 同气:指兄弟或亲属之间
  • 影随三处月:影子跟随三个地方的月亮移动
  • 老亲:年老的亲人
  • 身卧万山云:身体躺在万山之上,云雾缭绕之中

第8句:“怀归有约多成梦,窃禄无才可报君。”

  • 怀归:怀念归乡
  • 有约:有约定或愿望
  • 多成梦:多次成为梦境
  • 窃禄:窃取俸禄
  • 无才可报君:没有能力回报君主或父母

第9句:“学业半荒须渐白,愁颜消得付馀醺。”

  • 学业半荒:学业因为各种原因而荒废
  • 须渐白:需要逐渐变白(这里可能是指头发变白,代表年纪增长)
  • 愁颜消得付馀醺:用剩余的酒来消除忧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腊月收到家人来信的喜悦之情。通过描述收到不同地区家人的信,以及家人分别在各地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典型的宋词风格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