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圣仙陵隔路岐,松林灯火夜差池。
中天绛阙长相峙,夹道苍山晚更奇。
地迥易看星次转,天寒不觉露华滋。
一年一度陪鸳侣,清庙无才续旧诗。
二十五日朝陵次世贤太史
二圣仙陵隔路岐,松林灯火夜差池。
中天绛阙长相峙,夹道苍山晚更奇。
地迥易看星次转,天寒不觉露华滋。
一年一度陪鸳侣,清庙无才续旧诗。
注释:
- 二圣仙陵隔路岐:二圣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他们的坟墓分别位于不同的地点,因此被称为“仙陵”。隔路岐意味着相隔很远的路。
- 松林灯火夜差池:松树林中的灯光在夜晚显得有些昏暗和不齐。差池意为参差不齐。
- 中天绛阙长相峙:中天是指天空的中心,绛阙是古代对皇宫的称呼,长峙表示长久站立。
- 夹道苍山晚更奇:夹道是指两侧的山峦,苍山表示青翠的山。晚更奇意味着在傍晚时分,山显得更加奇特。
- 地迥易看星次转:地迥表示距离遥远,容易看到星星的排列变化。
- 天寒不觉露华滋:天寒表示天气寒冷,不觉得露水滋润。
- 一年一度陪鸳侣:鸳侣指夫妻或情侣。每年来到这里,都是陪伴着鸳鸯伴侣。
- 清庙无才续旧诗:清庙指的是古代祭祀的地方,无才表示没有才能继续吟诵过去的诗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二圣仙陵的自然风光和周围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二圣仙陵隔路岐”,描绘了二圣仙陵的地理位置,暗示了历史的深远和神秘。接下来的句子“松林灯火夜差池”和“中天绛阙长相峙”,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壮观的景象。最后两句“地迥易看星次转,天寒不觉露华滋”,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