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金銮十四霜,宁亲恩许暂还乡。
花骢远给从官厩,宝镪分颁出尚方。
行色渐惊残腊到,欢心那说畏途长。
篁墩宅畔寒梅树,定发新花候解装。
【注释】:
十月二十七日出都城 —— 从公元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十月二十七日起,到次年二月十五日(宋神宗元丰二年正月初五),苏轼被贬黄州。
供奉金銮十四霜,宁亲恩许暂还乡—— 供奉金銮殿,是说在朝廷供职;“十四霜”指初冬之月,霜降已过,但尚未入春。
花骢远给从官厩,宝镪分颁出尚方—— 花骢是良马名,从官指随侍皇帝的侍臣;“分颁”是分配、赐予之意;“宝镪”即铜钱,“尚方”指宫中的仓库。
行色渐惊残腊到,欢心那说畏途长—— 残腊,即农历十二月;“畏途”,指遥远的路途。
篁墩宅畔寒梅树,定发新花候解装—— “篁墩”,地名,位于今湖北黄冈县西南,有古台榭遗址。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十月二十七日,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后写的一篇记事小品。
首联写作者奉诏出京,离开京城时的情景。诗人说:“宁亲恩许暂还乡。”这两句意思是:为了报答皇恩,暂时回乡探亲。这是诗人当时的心情,也是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反映。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以“异端惑众”、“朋党乱政”之罪,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中间两联写离京途中所见所感。诗人说:“花骢远给从官厩,宝镪分颁出尚方。”花骢是良马,此处指随侍皇帝左右的侍臣。宝镪,即铜钱。“宝镪分颁出尚方”,是说朝廷将铜钱分赐给随侍左右大臣。这两句的意思是:花骢远去给从官们驾车,朝廷将铜钱分赐给各位大臣。
第三联写到达黄州时的感想。“行色渐惊残腊到,欢心那说畏途长。”残腊,指农历十二月;畏途,指遥远的路途。诗人说:“行色渐惊残腊到”,是说旅途中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腊月;诗人说“欢心那说畏途长”,是说旅途虽然漫长,但却并不可怕。这两句的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地已经到了腊月;虽然路途遥远,但并不可怕。
第四联写到达黄州后的感想。“篁墩宅畔寒梅树,定发新花候解装。”篁墩,地名,位于今湖北黄冈县西南,有古台榭遗址。这句意思是:在寒冷的冬日里,看到黄州城外的梅花树上,已经开满了新的花朵等待我归来卸去朝服。“寒梅树,定发新花候解装”,是说他想到自己在黄州郊外看到盛开的梅花,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盼望着早日结束流放生涯,回到京城。
这首诗通过写自己被贬黄州前后的思想感情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