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垂杨石渍苔,皇华新馆昼长开。
方传漕运将军出,忽见分司御史来。
当道豺狼应退避,忘机鸥鹭莫惊猜。
相逢却愧无佳句,砚匣经旬积暗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注释:

  • 两岸垂杨石渍苔:描述的是淮阴地区两岸的景象,垂杨指的是杨柳树,而“石渍苔”则形象地描绘了石头上长满了苔藓的情景。
  • 皇华新馆昼长开:指皇帝出巡时设立的新官署或驿站在白天长时间开放接待来访者。
  • 方传漕运将军出:正在传递漕运的任务,即负责运送粮食等物资。
  • 忽见分司御史来:突然看到分司御史来访。分司御史,即地方上的监察官员,他们负责监督地方事务。
  • 当道豺狼应退避:比喻那些应该回避的坏人或势力应当退让。
  • 忘机鸥鹭莫惊猜:形容人与鸥鹭相处时不要过于警觉,要放松心态。
  • 相逢却愧无佳句:虽然彼此相见感到高兴,但因为自己没有写得很好的句子,所以感到惭愧。
  • 砚匣经旬积暗埃:砚匣(用于存放文具的地方)长时间积累灰尘。

译文:

两岸柳树垂挂,石头上长满了苔藓。朝廷出行,新设立的官署开门接待访客。正在传达漕运任务,忽然看到分司御史来访。面对当权者,应该逃避的豺狼们应当退让。与人交往时,不要过分警觉,要放松心情。虽然见面很高兴,但因为没有写得很好的句子,所以感到羞愧。砚匣里已经堆积了很长时间的灰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淮阴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出巡、漕运以及官员之间交往的看法。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垂杨、石渍苔、皇华新馆、豺狼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画卷。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应酬的厌倦和对于自然、真实交往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