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门启日临墀,凤历初陈鹤驾移。
卫士分行旗影杂,官僚双引佩声迟。
万年正朔遵先纪,一代规模陋汉仪。
海岳又开新泰运,愧无鸿笔颂重熙。
【注释】十月一日进历青宫叨预执事呈同事罗洗马:十月一日进宫拜见皇上,参与国政。
文华门启日临墀:文华门开启,太阳照耀在台阶上。墀:台阶。
凤历初陈鹤驾移:凤凰图样的日历首次出现。
卫士分行旗影杂:皇宫卫士分列两旁旗帜交错。
官僚双引佩声迟:官员们双手持着玉佩,声音缓慢。
万年正朔遵先纪:遵循古代的岁首祭祀。
一代规模陋汉仪:一代的礼制简陋,比不上汉代。
海岳又开新泰运:国家像泰山和华山一样昌盛。
愧无鸿笔颂重熙:惭愧没有鸿篇巨制来颂扬国家的兴盛。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公元720年(唐玄宗开元八年)十月一日,应诏入翰林院后所写的诗。此诗前八句写景,后四句议论。诗人以赞美的语气描写了皇帝的威势与朝廷的繁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畏之情以及自己的无能为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渴望施展抱负、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的心情。全诗语言平实,却能准确生动地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
首联“文华门启日临墀,凤历初陈鹤驾移”,点明时间是十月一日,地点是文华门,皇帝刚刚来到这里,开始举行仪式。“文华门”即大明宫之北门。“启”指打开,“临”指临到……上面,“墀”(chí,台阶)即台阶,“日”指太阳。
颔联“卫士分行旗影杂,官僚双引佩声迟”,写宫中卫士排列整齐,侍卫左右,官员们也穿着朝服,佩带着玉饰,行进缓慢。这两句既描绘了皇帝仪仗队威武雄壮的场面,又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皇权至高无上的特点,同时暗示出朝廷的繁华热闹景象。
颈联“万年正朔遵先纪,一代规模陋汉仪”,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思考和感慨。“万年”即万世,“正朔”指历法,“先纪”即古代的制度,“汉仪”指的是汉代的制度。这里说国家将依照古代的传统制度继续发展,然而与汉代相比,仍显得有些陈旧。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政治制度的担忧,希望国家能够更加繁荣昌盛。
尾联“海岳又开新泰运,愧无鸿笔颂重熙”,则是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祝愿和自我评价。“海岳”指高山大海,比喻国家的宏伟壮丽;“新泰运”指新的盛世;“鸿笔”是指杰出的文学才能,“颂重熙”即歌颂国家的繁荣昌盛。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虽然有才能,但却未能为国家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感到十分遗憾。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