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令人俗可医,偶穿修竹赴幽期。
水从鬼窟鸣双玉,山自灵峰转一枝。
便觉管弦声涴耳,共随猿鸟立移时。
颠崖象石常相近,幻色潮音两斗奇。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

  1. 何处令人俗可医,偶穿修竹赴幽期。
    注释:什么地方让人可以摒弃世俗,去享受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呢?偶尔穿过茂密的竹林去追求一种幽静的日子。
    译文:什么地方能让我可以摆脱俗世,去享受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呢?我偶尔穿过茂密的竹林去寻找那种宁静的时光。

  2. 水从鬼窟鸣双玉,山自灵峰转一枝。
    注释:清澈的溪水从山间洞穴中发出如同玉石一样清脆的声音,山上的自然景观就像一幅画一样美丽。
    译文:清澈的溪流从山间的洞穴中传来悦耳的声音,仿佛是两块玉石在撞击;远处的山峰就像一幅画中的景色,美丽而生动。

  3. 便觉管弦声涴耳,共随猿鸟立移时。
    注释:突然听到管弦乐声让我感到耳朵有些不适,我随着猿猴和鸟儿一起站立了很长时间。
    译文:突然间听到管弦乐声让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随着猿猴和鸟儿一起站立了很长时间。

  4. 颠崖象石常相近,幻色潮音两斗奇。
    注释:悬崖峭壁上的岩石常常与大海相接,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和海潮的声音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奇妙的自然景观。
    译文:悬崖峭壁上的岩石和海洋之间总是紧密相连,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和海潮的声音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奇妙的自然景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次偶然的出游中,穿越山林、溪流,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与壮美。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山水之美的赞美和追求。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生活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