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无处觅新茶,深洞翻疑散宝花。
何代神功初辟地,一时僧梵偶成家。
上方坐见潮生浦,归路谁看树隔霞。
春尽江南惊暴热,拟将纨扇拂轻纱。

左时翊大参约出清波门饮石屋寺遂至水籥烟霞二祠次李若虚宪副韵四首

入山无处觅新茶,深洞翻疑散宝花。

何代神功初辟地,一时僧梵偶成家。

上方坐见潮生浦,归路谁看树隔霞。

春尽江南惊暴热,拟将纨扇拂轻纱。

注释:在山林中难以找到新制的茶叶,深入山洞却好像发现了散发光芒的花朵。不知哪个朝代的神力创造了这个奇迹,一时间僧侣和寺庙都显得特别繁荣。从高处俯瞰可以看到潮水拍打着河岸,而回家的路上谁会欣赏那被晚霞映照的树影呢?春天已经过去,江南地区突然遭遇了极端的高温,我打算用轻薄的纱巾来驱赶身上的暑气。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游览苏州古迹石屋寺时,恰逢酷暑,遂邀李若虚作诗共赋。“入山无处觅新茶,深洞翻疑散宝花。”此联以写景起兴、寓情于景的手法,描绘了深山之中的奇丽景色。诗人游历山林,寻茶访古,但所到之处,皆无新茶可觅。进入山中之后,忽见洞内犹如撒下了无数鲜花,瑰丽异常。颔联两句,诗人以想象之辞,描写了一个神奇莫测的石壁,它似乎是由天地间最神奇的力量造成的,令人惊叹不已。颈联两句,诗人由近及远,从眼前的美景联想到历史的变迁。“上方坐见潮生浦”,意谓诗人在石屋寺上坐,便可以见到江面上的潮水涌动;“归路谁看树隔霞”则暗指诗人在石屋寺上坐,又看到远处的树林在夕阳余晖中闪烁,如隔彩霞般美丽。尾联“春尽江南惊暴热,拟将纨扇拂轻纱”,则是对前面景物的总结与升华。江南之地春末夏初时往往天气炎热,诗人此时正处在这样炎热的季节里,所以感到十分不适。最后他打算拿一把轻薄的纱巾来扇风解暑,以此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富有韵味,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