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景霏霏入暮春,赏春多是宦游人。
野凫狎客随舟远,江燕穿花送酒频。
雅会不须歌舞溷,奇观绝胜画图新。
六桥过尽重回首,久驻湖边我未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要分析诗歌的体裁(古体诗、近体诗或词),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最后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

  1. 第一句“烟景霏霏入暮春,赏春多是宦游人”中,“霏霏”“暮春”点明时间与天气。“烟景霏霏”写出西湖烟波浩渺的景色;“赏春”则点出主题。“多是宦游人”交代了赏春的人群,即官场上的官员。
  2. “野凫狎客随舟远,江燕穿花送酒频”两句写赏春之景。“野凫”、“野鸭”指水鸟,“狎客”指游湖的人,“江燕”指燕子。这一句写赏春之乐。“穿花”指燕子在荷花上飞来飞去。“送酒”指游湖的人向游船上的官员敬献美酒。
  3. “雅会不须歌舞溷,奇观绝胜画图新”意思是高雅的聚会不必用歌舞来陪衬,美妙的风光胜过画中的美景。“雅会”指高雅的聚会,“奇观绝胜画图新”指美景胜过画中的美景。
  4. “六桥过尽重回首,久驻湖边我未嗔”意思是游完六桥后回头再看,久久停留在湖边,我并没有生气。“六桥”指的是著名的白堤,位于杭州西湖的苏堤上游的北端,长约6里,由杨公堤和锁澜两堤相接而成,是西湖十景中最长的一条景廊,也是西湖游览线中最长的一部分。
    【答案】
    ①首联描写了暮春时节游西湖所见的烟波迷蒙的景象。②颔联描绘了游湖之人随船而悠游的情景。③颈联指出观赏美景不需要歌舞喧哗来衬托。④尾联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留连忘返的心情。⑤全诗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游湖赏春的活动,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