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茶烟湿未消,几梯云路暗通桥。
涛头盛拥鸱夷怒,亭上清留野鹤标。
病目临风常带缬,弊裘经雨半成潮。
重来便拟非生客,径揖山灵不待邀。
【注释】紫阳庵:在今江苏省宜兴市。阎方伯:名尚,字景翼,号方伯,明代文学家、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和阎尚饮酒时吟诵的,次韵即用原韵体和原诗相合。
【赏析】《与阎方伯饮紫阳庵次韵》是明代诗人唐顺之的一首七律诗。诗中描绘了阎尚与作者饮酒时的情景。诗中“病目临风常带缬”一句中的“缬”(一种布帛)指的是眼睛。
第一联“一缕茶烟湿未消,几梯云路暗通桥。”描述了紫阳庵内茶香四溢,烟雾缭绕的情景。
第二联“涛头盛拥鸱夷怒,亭上清留野鹤标。”描绘了紫阳庵附近的涛声震天,水势汹涌,而亭子之上却有一只野鹤栖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联“病目临风常带缬,弊裘经雨半成潮。重来便拟非生客,径揖山灵不待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紫阳庵的深厚情感。他虽然眼疾未愈,但依然喜欢在这里品茶赏景。同时,他也期待着再次回到这里,与山灵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