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逋老旧林居,见说曾停长者车。
释子仙翁凭结社,水经山志亦成书。
笙歌懒逐游人后,院落初更野火馀。
独有问奇船误入,时从湖口访樵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语言特色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应先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把握诗中重要词语,结合全诗加以分析即可。如“见说曾停长者车”一句中的“长者”指老丈人,诗人称其为“长者”,可见与老人有亲;而“停”是停留的意思,这里指老丈人在此地停留过。“释子仙翁凭结社,水经山志亦成书”两句,意思是和尚道士们在一起聚会讲学,编修《水经注》和编撰《山海经》,都是他们的功劳。“笙歌懒逐游人后”一句,意思是游人们唱着曲子,我懒得去追赶他们了。“湖口访樵渔”一句,意思是到湖口去打柴、捕鱼的人,我也常常拜访他们。从全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在诗中主要写了自己和老人的交往。“独有问奇船误入”一句,意思是只有我的小船误入了湖口。“时从湖口访樵渔”一句,意思是有时也去湖口拜访打柴、捕鱼的人。“问奇”一词,用得十分巧妙,既点出了自己的小船名字,又写出了自己的身份,即一个渔夫。“时从湖口访樵渔”这句话中,“湖口”一词,点明了诗人的行踪,也表明了自己和老人交往的时间。据此可作答。

【答案】

呈致政大理仁和夏公

风流逋老旧林居,见说曾停长者车。

释子仙翁凭结社,水经山志亦成书。

笙歌懒逐游人后,院落初更野火余。

独有问奇船误入,时从湖口访樵渔。

注释:

(1)风流:指风度,意气。逋老:即逋禅师,隐居不仕的老僧人。老林居:居住在深林之中的隐士。

(2)见说:听说。曾停长者车:长者,泛指老丈人。曾停长者车,就是曾经停下来与老丈人交谈。

(3)释子:指和尚道士。仙翁:泛指神仙般的人物。凭结社:以结社的形式聚众讲学。结社,佛教语,指聚集僧徒,共同修行。

(4)水经:一本写作《水经注》,是一部记载我国古代地理水文情况的重要地理著作。山志:一本写作《水经注》,是指记述山水地理的著作,一般称为《水经注》。成书:完成一部书。

(5)笙歌:笙箫乐器奏出的声音和唱歌。懒逐:没有赶上。逐,追逐。游人:游玩的人。这里指游春的人。

(6)院落:指庭院。初更:一夜里的更次,一夜分为五更,更次指夜晚的更次。野火余:指野火燃烧过后剩下的灰烬。

(7)独有:只有。问奇:指问奇和尚,即僧人问奇。船误入:指问奇和尚的小船意外地进入湖口。时从:时常从。湖口:湖泊出口的地方。湖口,指杭州西湖。樵渔:打柴、捕鱼的人。

赏析:①这是一首酬赠诗,写与隐居山林的高僧、隐士之间的交往。②诗的前半部分,写隐居山林的高人,突出表现了诗人对高僧、隐士的崇敬之情。③诗的后半部分,写诗人在湖口与隐士、僧人的交往,表现了隐士、僧人与隐士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