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文采旧词臣,阙下重逢喜暂亲。
别意两分鳌禁月,官情三及凤台春。
山行水宿仍归路,饮社诗坛足慰人。
何日南中容半席,玉亭深处看霜筠。
诗句注释与赏析:
风流文采旧词臣,阙下重逢喜暂亲。
“风流文采”指的是方昌言的文学才华和风度。
“旧词臣”表示方昌言曾是翰林院的官员。
“阙下重逢”指在皇宫(阙)内再次见到方昌言。
“喜暂亲”表达的是短暂的相聚之喜悦。
别意两分鳌禁月,官情三及凤台春。
“别意两分”意味着分别之情延续了两个月。
“鳌禁月”可能是指方昌言在皇宫中的职位或地位,如同“鳌鱼”(传说中的大龟)一样尊贵。
“官情三及凤台春”则表示他与方昌言共事的时间已经达到了三个春天。
山行水宿仍归路,饮社诗坛足慰人。
“山行水宿”描述了他在旅途中的经历。
“归路”表明无论走到哪里,最终都会回到原来的路上。
“饮社”可能指的是在地方上的社交活动,如饮酒、吟诗等。
“足慰人”表达了这些活动的满足性和对人的慰藉作用。
何日南中容半席,玉亭深处看霜筠。
“南中”泛指南方地区。
“半席”可能是指方昌言能够获得的一席之地。
“玉亭”形容建筑的美或雅致。
“霜筠”可能是指竹子上的霜花,比喻高洁的品质。
“深處看霜筠”表达了期待看到这位才子在更高处展现自己的志向和才华。
译文:
风流文采旧词臣,阙下重逢喜暂亲。别意两分鳌禁月,官情三及凤台春。山行水宿仍归路,饮社诗坛足慰人。何日南中容半席,玉亭深处看霜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方昌言在宫廷中的短暂回归,以及他与同僚之间的交往体验。诗中充满了对文学和政治生涯的怀旧,以及对友情和自然的赞美。通过对比“旧词臣”与“新环境”,诗人展示了从旧时到新居的转变,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此外,诗中多次提到了与自然和社会互动的场景,如“山行水宿”和“饮社诗坛”,这些都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艺术活动的热爱。最后,诗的结尾部分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梦想,即希望有一天能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了文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