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何年砥柱存,崭然头角手惊扪。
雨来迥带烟岚色,日落常涵紫翠痕。
眼底一拳分太华,掌中三股劈昆仑。
饮馀不作平原癖,咫尺仙槎认海门。
诗句如下:
- 诗题背景:
- 明代程敏政的《木假山与李符卿士钦联句二首》展现了明代文人雅集时的诗歌创作。这首诗是程敏政和李符卿在富春驿亭的一次聚会中,共同创作的七言律诗。这次聚会不仅体现了诗人之间的友谊,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及文学创作的热情。
- 诗句逐句释义:
鬼斧何年砥柱存,崭然头角手惊扪。:“鬼斧”形容大自然的神奇,仿佛是鬼神所为;“砥柱”指的是黄河上的一块巨石,形象地比喻自然景观的壮丽。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神奇造化的赞叹,以及自己对此景的感受。
雨来迥带烟岚色,日落常涵紫翠痕。:这两句描绘了雨后山谷的景象,雨过天晴时,山谷中的烟岚和紫翠相互映衬,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眼底一拳分太华,掌中三股劈昆仑。:这里的“太华”和“昆仑”都是中国神话中的两座名山,分别象征天地之巅。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想要征服自然,将自然之美纳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的决心。
饮馀不作平原癖,咫尺仙槎认海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的向往,希望像仙槎一样能够到达更远的地方,体验不同的生活。
- 关键词注释:
- “鬼斧”:形容自然景观的神奇和壮观。
- “砥柱”:指黄河中的一块巨石,常用来比喻坚定、稳固的力量。
- “烟岚色”:形容烟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
- “紫翠痕”:形容色彩斑斓、美丽动人的自然景色。
- “太华”:传说中的华山之一,象征着高耸入云、雄伟壮观。
- “昆仑”:传说中的雪山之一,象征着崇高、神圣。
- “平原癖”:指喜欢在平坦开阔的地方活动、游玩的习性。
- “仙槎”:传说中通往仙界的船只,象征着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生活。
- “海门”:指海边或沿海地区,象征着广阔的海域和无限的可能。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同时,诗人通过与其他文人的交流,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创作灵感。
-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才华,也反映出明代文人群体的共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