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朵飞来远逼真,水漂沙啮几经春。
烟鬟拂树阴长合,土骨粘苔绿未匀。
醉客弯弓疑伏虎,画工挥策恐生麟。
江南何限云根在,赢得诗人入梦频。

【注释】

小朵:花。水漂沙啮:指花瓣飘落,沙粒磨蚀。几经春:经过了几个春天。烟鬟:如云的鬓发。拂树阴长合:指花枝摇曳,在树荫下久久不散。土骨粘苔绿未匀:泥土的质感附着在苔藓上,尚未均匀。醉客:喝醉的客人。弯弓疑伏虎:形容酒后的豪放。画工:画匠。挥策恐生麟:形容绘画技艺高超,担心不能画出麒麟。江南:这里泛指南方地区。云根:指山石。入梦频:频频进入梦中。

【赏析】

这是一首咏木假山与李符卿士钦联句之作。作者通过写木假山的形神逼真、风姿潇洒等特征,表达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

首句“小朵飞来远逼真”,描绘了木假山的娇小花朵飞来时的情景。这里的“小朵”指的是花朵,而“飞来”则暗示了花朵在空中飘舞的姿态。“远逼真”则表明这些花朵虽然小巧,但形态逼真,仿佛真的从天而降。

次句“水漂沙啮几经春”,则是进一步描绘木假山的生动形象。这里的“水漂”和“沙啮”是两个动词,分别表示水流冲击和沙粒磨蚀。这两个动词与前面的“飞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这个画面既展现了木假山的自然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第三句“烟鬟拂树阴长合”,则是从视觉角度进一步描绘木假山的形态。这里的“烟鬟”指的是花枝,而“拂树阴”则暗示了花枝在阳光照射下的影子。“长合”则表明这些影子与树荫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这个画面既展示了木假山的自然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感悟。

第四句“土骨粘苔绿未匀”,则是从触觉角度进一步描绘木假山的特点。这里的“土骨”指的是树木的根系,而“粘苔绿未匀”则表明这些根系与苔藓紧密结合,颜色尚未均匀。这个画面既展现了木假山的自然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思考。

第五句“醉客弯弓疑伏虎”,则是从动作角度进一步描绘木假山的特点。这里的“醉客”指的是喝醉的客人,“弯弓”则暗示了这个人在喝酒时的状态。“疑伏虎”则表明这个人在喝酒时,如同看到了一只伏虎一般。这个画面既展示了木假山的自然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造的热情和执着。

第六句“画工挥策恐生麟”,则是从创作角度进一步描绘木假山的特点。这里的“画工”指的是画家,“挥策”则暗示了这位画家在创作时的动作。“恐生麟”则表明这位画家担心自己的作品无法达到完美的程度。这个画面既展示了木假山的自然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敬畏和追求。

尾联“江南何限云根在,赢得诗人入梦频”则是总结全文,表达了作者对木假山的喜爱之情。这里的“江南”指的是南方地区,而“云根”则是指山上云雾缭绕的景象。“胜”则表明这种景象在江南地区的众多山水中都是无与伦比的。“入梦频”则意味着这些美景常常出现在梦中,成为了作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首诗以木假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其自然美和艺术魅力。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