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雉山城两谪居,一尊相属晚秋馀。
侵人白发凭多少,阅世浮云自卷舒。
林下正容吾辈拙,天涯谁说故人疏。
遥闻圣主覃恩诏,拟逐田翁款使车。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此诗是诗人在一次与友人的酒宴上作的,诗中抒发了作者对于自己流落异乡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和关怀。
“亚卿知郡似公提刑判府沈公邀仆与康亚卿饮席上作”,意思是:亚卿您担任知州就像沈公担任提刑一样,邀请我与康亚卿一同赴宴。
“百雉山城两谪居,一尊相属晚秋余”,意思是:百丈之高的城墙下,两个被贬之人共同居住;一个黄昏时分的酒杯,寄托着余下的岁月。这两句写诗人流放途中的孤独感。
颔联“侵人白发凭多少,阅世浮云自卷舒”,意思是:岁月无情地染白了头发;世事如烟,飘忽不定,一切都将过去。这两句写诗人流放途中的孤独感。
颈联“林下正容吾辈拙,天涯谁说故人疏”,意思是:林间树下我们都是笨拙的人;天涯海角谁又能够说我们的交情疏薄呢?这两句表现的是诗人对朋友的担忧与牵挂。
尾联“遥闻圣主覃恩诏,拟逐田翁款使车”,意思是:我遥闻皇上有赦免罪人的诏书,准备追随田翁到京去接受召见。这两句表现的是诗人渴望归朝的愿望。
【答案】
【注释】
①亚卿:诗人自喻。②谪居:因遭贬而居住在外。③一樽(zūn):《古诗十九首》有“人生寄一世,奄忽若过隙”句,这里指酒杯。④晚秋:指秋季最后的日子。⑤侵人:侵扰他人。⑥卷舒:舒展、收起。⑦林下:树林之下,指隐居之地。⑧田翁:借指自己。⑨覃恩诏:大赦的诏书。⑩使车:天子所乘的车。
译文
百丈之城,两个被贬之人共处一室;傍晚饮酒,余下的时光已不多。
岁月无情地染白了头发,世事如烟,飘忽不定,一切都将过去。
林下我们都是笨拙的人,天涯海角谁又能说我们的交情疏薄呢?
遥闻皇上有赦免罪人的诏书,准备追随田翁到京去接受召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宴之际所作,诗人以百雉山城为背景,抒发了诗人流放途中的孤独感。前二句是说,百雉山城下,两个被贬之人一起生活;一个夕阳西下的晚上,两人举杯畅饮。这两句看似平常,却暗含了诗人对朝廷的忧虑。后二句,则写诗人对朋友的担忧与牵挂,他担心朋友年岁大了,身体不好,还远在山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