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向东篱耐得秋,乾坤高致此为优。
芳丛挹露春常在,冷艳欺霜老未休。
吟对清樽聊一笑,幸逢佳景获重游。
看花琢句情何极,佳客还须尽日留。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此诗是和诗,即诗人与别人相互唱和的一种体式,是古代诗人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

“生向东篱耐得秋,乾坤高致此为优”的意思是:生长在东边的篱笆上,能忍受秋天的冷清,这是多么高洁的境界啊!这两句主要写菊花的高洁。“乾坤”二字写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志向的远大,也暗含了菊花的傲骨精神。“乾坤”是天地,“乾坤高致”指高尚的节操。“此为优”意为这样的品格才是上等。“生”即生长。“生”字在这里是动词,指生长在东篱之上。“东篱”,这里泛指隐者居所。“耐”,忍受。“秋”指深秋时节,这里借指菊花。“生”字是名词,指菊花。“耐得秋”意思是菊花能够耐受深秋的寒冷。这两句主要写菊花能够在深秋时节经受严寒而不凋落,表现出它顽强的生命力。

“芳丛挹露春常在,冷艳欺霜老未休”的意思是:芳草丛中沾满露珠,春天始终不会离去,而它的艳丽之姿又凌寒斗霜,愈益不衰。“芳”指芳香,这里指花。“挹”,沾湿,引申为沾上。“春常在”意思是春天始终没有离开。“冷”“欺”都是修饰花的意思,“欺”是“胜过”的意思。“冷艳”指花的颜色,“老未休”指花的姿态,“老”是“衰”,“休”同“休”。这两句主要写菊花不畏严霜的凌辱,傲然挺立于风雪之中。

“吟对清樽聊一笑,幸逢佳景获重游”的意思是:一边吟咏着美酒一边对着清樽开怀大笑,真是幸运地遇到了美好的景物得以再度游玩。这两句主要写诗人在赏菊时的喜悦之情。“吟对”指边饮边吟诵。“清樽”泛指酒杯。“聊一笑”表示诗人以酒会友,开怀畅饮。“幸逢”指有幸遇上。“幸逢佳景获重游”意思是说有幸遇见美好的景色得以再度游玩。这两句主要写诗人在赏菊时的喜悦之情。

“看花琢句情何极,佳客还须尽日留”的意思是:看到花儿就琢磨着诗句,心情难以平静,好客的主人还要留客人整天作陪。这两句主要表达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以及赏菊时的高兴之情。“看花”指的是观赏菊花。“琢句”指构思诗句。“佳客”指诗人自己。“还须”意思是还要。“须”通“须”。“尽日留”意思是要留一整天。这两句主要表达诗人赏菊时的高兴之情。

【赏析】

全诗四首,这是第二首。作者赞美菊花,从多方面加以描绘,表现了菊花独特的品格。

首联:“生向东篱耐得秋,乾坤高致此为优。”首句中的“生”,意谓生长在东篱之上的菊花能够经受寒冬的严酷考验。“耐得秋”三字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这种植物顽强的生命特征。次句中的“乾坤高致”,意谓这种菊花的高洁品格是无与伦比的。“乾坤”一词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可以包括人世间的各种事物。“乾坤高致”,也就是指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颔联:“芳丛挹露春常在,冷艳欺霜老未休。”颈联:“吟对清樽聊一笑,幸逢佳景获重游。”“芳丛挹露春常在”一句中“芳”、“露”、“春”三个词都与菊花有关。“挹露”,是指露珠沾湿了花草;“芳”则是指花的气味芬芳,也是指花色美丽。“春”则是季节名,此处指春天的季节,因为此时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冷艳欺霜老未休”一句中“冷艳”、“霜”两个词也都与菊花有关。这里的“冷”是形容词,意谓颜色暗淡;“霜”则是名词,指白色的霜冻,也可以理解为白色的花朵或白色的花瓣。“老”则是动词,意谓凋谢或衰老。“未休”则是指菊花仍然在继续开花,没有凋零的意思。

尾联:“看花琢句情何极,佳客还须尽日留。”尾联:“看花琢句情何极,佳客还须尽日留。”尾联中的“看花”指的是观赏菊花,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观赏自己的诗句。这两句诗中,“琢句”一词是关键,它表明了诗人在观赏菊花时的心情和态度。这句诗中的“情何极”可以理解为心情无法平复,也可以理解为情感无法表达清楚。这两句诗中的“佳客”指的是诗人自己,也可以理解为其他的宾客。这两句诗中的“还须尽日留”可以理解为需要留一整天,也可以理解为必须留下的意思。整首诗通过赞美菊花来表现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可以反映出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