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客东来踏晚春,桃花零落菜花新。
情知策蹇寻芳好,不奈鸣鸠唤雨频。
岁稔已能占社主,我愚真可辱溪神。
他时记取桑榆约,交谊惟应此最亲。
三月九日南山小酌限韵
几客东来踏晚春,桃花零落菜花新。
情知策蹇寻芳好,不奈鸣鸠唤雨频。
岁稔已能占社主,我愚真可辱溪神。
他时记取桑榆约,交谊惟应此最亲。
注释:
- 几客:几位客人。
- 踏晚春:踏着春天的余晖。
- 桃花零落菜花新:指桃花已经凋落,而菜花却盛开。
- 情知:明知。
- 策蹇:古代步行的人用拐杖代替马腿。
- 鸣鸠唤雨频:黄鹂在不停地召唤下雨,好像在催促人们赶快种田。
- 岁稔已能占社主:粮食丰收了,能够担任土地神的祭祀官(社主)。
- 我愚真可辱溪神:我愚昧无知,真是玷污了山神。
- 桑榆约:桑榆,指夕阳西下的地方。这里比喻晚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三月九日在南山饮酒作的诗。诗人邀请了几个客人来一起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但是桃花已经凋落,菜花却盛开了,这不禁让人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然而,诗人并不在意这些,他更关心的是寻找美好的事物。他清楚地知道,策蹇行走是为了寻找美好的东西,而不是为了赶时间。他甚至觉得鸣鸠呼唤下雨是好事,因为它催促人们赶快种田。诗人认为,当庄稼丰收时,人们就能够胜任土地神的祭祀官(社主)的工作。而他自己因为愚昧无知,实在是玷污了山神。最后,诗人以一个“桑榆约”来结束全诗,这个词语既指夕阳西下的地方,也比喻晚年。诗人希望他们能够在晚年仍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真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