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濑淙淙触涧流,十年重到北山游。
林花过眼堆红雪,泉石迎人笑白头。
迥隔世缘千嶂合,尽收风景一亭幽。
缨尘此日无堪濯,随处沧浪看饮牛。
涉溪作
飞濑淙淙触涧流,十年重到北山游。
林花过眼堆红雪,泉石迎人笑白头。
迥隔世缘千嶂合,尽收风景一亭幽。
缨尘此日无堪濯,随处沧浪看饮牛。
译文:
涉过溪水前行,看到飞流的瀑布撞击着涧流发出的声音。已经十年没有回到北山游玩了。
树林中的花朵飘落在眼前堆积如红雪一样。泉水石头迎接着你仿佛是笑白发的老人。
远离世间的人和事,千峰万岭紧紧相连。把眼前的风景收入眼底,一个幽静的亭子就藏在其中。
今天的我已经被红尘所污染,无法洗净身上的尘埃。随便找个地方,看着那正在饮水的牛儿。
赏析:
首句“飞濑淙淙触涧流”,写诗人涉溪而行,听到水流激荡、撞击的声音。这声音如同诗中所说的“飞瀑”一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听觉感受。
“十年重到北山游。”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回忆起十年前的往事,那时他还是一个年轻的少年,与朋友们在北山游玩的情景历历在目。如今,他已经离开故乡多年,再次回到北山时,不禁感慨万千。
“林花过眼堆红雪,泉石迎人笑白头。”这句诗描绘了北山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林花盛开,如红雪般美丽;泉水清凉,如老人的笑容般温暖。这些景物都在诗人的眼前展开,使他感到心旷神怡。
诗人并没有停留在美景之中,而是继续前行。“迥隔世缘千嶂合,尽收风景一亭幽。”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他认为,世俗纷扰是与世隔绝的根源,而自然风光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
“缨尘此日无堪濯,随处沧浪看饮牛。”这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他认为自己已经被世俗所染,无法洗涤自己的缨尘。因此,他选择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寄托,欣赏那正在饮水的牛儿。
这首诗通过描绘北山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以及他对人生真谛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