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元先自拭宫袍,守岁仍呼暖浊醪。
三品职衔愁不称,一年诗债幸粗逃。
东风暗转窥蓬户,北雪公添入鬓毛。
更属小儿须早起,扈行仙仗莫辞劳。

【注释】

甲寅:即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除夕:旧指农历年底。饯岁:在年终时送旧迎新的酒宴,也泛指送别客人的宴会。有作时:即《有作》诗,作者自注:“时在上皇阁”。朝元:道教用语,指上天。先自拭宫袍:意谓先把自己打扮得干净整齐,以表示虔诚。守岁:守岁是古代的一种迷信风俗,认为年三十晚上到五更天不睡,可以躲避瘟疫。暖浊醪:指热酒。三品职衔:指宋代官职中的从二品、正三品和从三品,合称三品官。愁不称:意谓自己职位低微,不能胜任。一年诗债:意谓因过年而多出的诗词债。幸粗逃:意谓侥幸躲过一劫。东风暗转窥蓬户:意谓东风悄悄地吹来,窥见蓬门紧闭。北雪公:指王安石。添入鬓毛:指冬天的风雪使白发增多。

【赏析】

此诗为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作者在上皇阁所赋之诗,其时作者任江陵判官,故有“扈行仙仗”句。

首句起笔突兀,“朝元先自拭宫袍”,直写自己要上朝,并把衣服擦净了,以表现虔诚恭敬之心。次句“守岁仍呼暖浊醪”,则进一步写自己要守岁,并叫家人烧好酒,表现出对守岁的重视,与第一句呼应,点明了时间是在除夕之夜;“守岁”二字还表明自己虽身为小官,但仍不忘国事,勤勉尽责。第三句“三品职衔愁不称,一年诗债幸粗逃”,是说自己虽无权位,但这一年来的诗作却颇受赏识,勉强算是“幸逃”了。

后二句紧承前文,“东风暗转窥蓬户”,是说春天来了,东风悄悄地吹进来,透过蓬户窥见了外面的世界。“北雪公添入鬓毛”,是说北边下雪了,王安石也老了,自己的鬓发变白了。两句看似平平常常的景物描写,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诗人借春风、冬雪的变迁,表达了对王安石的深深思念之情。

是说王安石虽然已经老了,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大事。“更属小儿须早起,扈行仙仗莫辞劳”,诗人嘱咐自己的孩子早点起床去赶车,因为今天是要去参加王安石的祭祀行列。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嘱咐孩子去参加祭祀行列,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对王安石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