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公曾此驻安车,屈指年光二十馀。
老衲屡更新寺主,闲云长锁旧岩居。
寻缘邂逅山中客,感昔摩挲石上书。
寒雨画廊凝立久,不禁清泪湿衣裾。
【解析】
此诗首联交代了题诗背景:先公曾在这里驻安车,屈指年光二十余。“安车”是古代的一种轻便的车子。第二联写诗人与寺主和尚交往,闲云长锁旧岩居,第三联是说诗人与山中人邂逅,摩挲石上书,第四联是说诗人对先公题诗刻的怀念之情。
【答案】
首联:先公曾在此驻安车,屈指年光二十馀。
译文:先公曾经在此地停留,时间已经过二十年了。
注释:“先公”,指杨干先生。先公曾在此驻安车,屈指年光二十馀,意思是先公曾经在此地停留,时间已经过二十年了。
颔联:老衲屡更新寺主,闲云长锁旧岩居。
译文:老和尚屡次更替寺院的主人,闲云常常锁住旧时的居所。
注释:“老衲”,佛教徒称出家人为老衲。“闲云”:闲适的游云,比喻世事变迁。
颈联:寻缘邂逅山中客,感昔摩挲石上书。
译文:偶然遇到山中的客人,触摸着石头上的字。
注释:“摩挲”:用手轻轻抚摸,此处形容抚摸石头的动作。“石书”:指先公的题词。
尾联:寒雨画廊凝立久,不禁清泪湿衣裾。
译文:在寒冷的雨中站在画廊上久久凝视,不禁泪水打湿了衣裳。
注释:画廊:指画廊,泛指画院或园林。“清泪”:眼泪。“衣裾(jū)”:衣服的前襟。